-针灸概述-
-年,公开发表有关针灸方面的学术论文余篇,内容涉及经络、腧穴、刺灸法、针灸实验、临床研究等方面。
经络研究
本年度经络研究以经脉循行、经络物质基础及经络实质为主。冉维佳等认为经络为非对称性动态双向循环系统,非对称动态交替的运行通路既包括脏腑之气又含有经脉之气,不断升降运动,呈现非对称动态平衡。王月铭等从循经感传机制研究(肥大细胞论、电生理系统论、筋膜结缔组织论、容积传输理论等)、激发方法(刺法和灸法)、临床研究(针刺镇痛以及针刺麻醉等)方面对循经感传研究进行了总结。章文春等提出筋膜间隙气道理论阐释经络实质。Kovich等提出,经络是由受器官功能影响的远端组织束组成。
腧穴研究
腧穴敏化、定位取穴和考证研究、穴位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依旧是本年度腧穴研究的重点内容。
朱兵等认为穴位从“沉寂”(生理状态)到“唤醒”(病理状态)的过程即为穴位敏化,主要表现为穴位位置、大小及其理化环境的动态变化,也是机体自稳态调控的触发点。叶国平等认为穴位敏化是“体表脏腑相关”的外在体现,“体表脏腑相关”决定腧穴“开/合”的不同状态及其动态可变性,是机体实现自我稳态调节的基础和触发点,同时也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王丹等认为阿是穴属于穴位敏化现象当中的一种形式,敏化腧穴的定位方法是阿是穴的传承与发展。
赵京生等认为应从学术史视角寻找腧穴共性规律,将全身腧穴分横纵两个维度,横向以“类穴”、身形分部囊括,纵向则统以经脉、上下点位对应,或通过主治范畴和性质的倾向区分,凸显古代腧穴理论的逻辑,构建概念理论的体系。郭海媚等通过对标本根结、气街四海历史源流考证,认为标本根结理论强调了末端穴位的重要性、扩展了按经取穴的范畴,是远近配穴法、特定穴运用规律的理论基础;气街四海理论奠定了按部取穴的理论依据,揭示了脏腑与胸、腹部之间内外、前后相应的规律,为俞募配穴提供了理论依据。胡追成等提出有关厥阴俞最早的描述见于《素问?长刺节论》,唐《千金要方》中四见而四名,并载有定位、主治,宋《太平圣惠方》将之归入膀胱经成为背俞穴,明《针灸聚英》首次明确其为心包络背俞穴。
刘耶露等认为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放血法、艾灸法、开阖法、开周法等补泻手法可用于井穴,提插、捻转、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不适用于井穴。王亚*等认为列缺穴治疗头项疾患可一穴通两经,表里同治。陈少宗等认为神经节段性联系在腧穴-靶器官相关特异性中具有重要作用。腧穴-内脏相关的中枢机制是节段性脊髓中枢参与完成的反射,外周机制是由脊神经节完成的长轴突反射和短轴突反射。
*志*等发现艾灸右内关穴可以影响同经左右劳宫穴的太赫兹辐射量,认为艾灸循经感传效应在物质上包含太赫兹波。张舟南等认为腧穴具有太赫兹辐射;艾灸太赫兹辐射强度与检测距离相关;艾灸辐射出的太赫兹波辐射光谱曲线(波形)与灸法相关;隔姜灸和人体腧穴会产生太赫兹波共振。
刺法与灸法
刺法灸法的临床应用和影响因素、刺灸手法、作用机制依旧是研究热点。
辛思源等发现内关透外关刺法用穴精良,能疏通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经气,可用于治疗神志性疾病、脾胃疾病、心胸疾病、伤科病和皮肤病;外关透内关可治疗胁肋痛、耳鸣、落枕、肩周炎、外伤痛症、心脏疾患等。翟春涛等根据文献归纳出附子饼灸治疗高频次的疾病有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痛经、过敏性鼻炎等;使用高频次的穴位有关元、肾俞、足三里、神阙、命门、气海等。和蕊等认为,灸感的影响因素与艾灸不同作用因素、机体不同状态、环境因素等有关。宋婷婷等认为针刺取效的关键在于“气至”,其起点是“气至针下”,终点是“气至病所”,表明针下得气的性质及强度与获得疗效密切相关,经气的运行速度是影响最终疗效的重要环节。侯晓菲等总结出提插补泻手法的核心操作技术为提插补法下插阶段用力加速向下,上提阶段针体缓慢匀速复位至提插运动起始点;提插泻法上提阶段用力加速向上,下插阶段针体缓慢匀速复位至提插运动起始点。金传阳等认为,当前温和灸研究中的“灸量”一词实质上具有灸时、单灸量和总灸量3个内涵,研究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参数进行限定,才可获得更准确的灸法“量效关系”。
曹树琦等认为取穴精准、必要灸透、灸后化脓要透是化脓灸的3个关键要素。*剑浩等介绍了冯*所创立的“通痹开结调气针法”的基本理论内容,强调疾病尤其是痹证以辨结开结治疗方法为核心,以调气为根本。汤小荣等研究指出管氏过梁针法适用于癔症性瘫痪、精神分裂症、狂证、癫证、外伤性截瘫等病,其刺法具有“深、透、动、应”特点,而选穴不同于十二经穴,采用深刺法的腧穴均位于腕踝关节及其以下,用透刺方法的腧穴多位于肌肉相对丰厚、有阴阳二条经脉相互对称的部位,强调腧穴横向、纵深的联系与人体气血、阴阳的调整作用。赵洛鹏等将火针疗效总结为“破”和“立”,即通过“破”旧的病理状态,引发一系列动态调整,最终创“立”新的生理稳态,从而恢复健康。对于能施行火针的患者,厘定“破”和“立”的权重,选择不同粗细的火针施行不同温度、轻重、深浅、徐疾、频次的操作,达到调气、温补、破瘀、消融、散结等“破”的作用和温补、敛疮、修复等“立”的功效,从而调整机体失衡的状态,以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
*河等发现艾灸时手部经穴所需的物理学剂量低于足部及躯干部穴位。施昌飘等发现针刺、灸法联合运用时,在启动因子、启动效应、信息通路及中枢信息整合方面存在相互干扰甚至拮抗的作用,故“针而不灸,灸而不针”;而温针灸是针上加灸的一种独立疗法,它的作用特点和机制不完全同于针灸并用或针灸合用。王华等认为雷火灸是利用药物粉末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辐射力、药化因子以及物理因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温通经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
临床治疗
本年度发表针灸临床治疗文献余篇,与年文献相比,神经系统、精神性疾病研究文献大幅增加,消化、外科、妇科、泌尿生殖、五官科、急症等方面文献略有增加,其他疾病谱文献量有所下降(见表1)。
针灸治疗疾病谱分布与往年相比略有不同,涉及疾病分布比例与往年相比略有改变。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文献占比22.31%(篇),较去年增加篇,涉及病种有中风、面瘫、头痛、眩晕、神经痛等;骨伤科疾病文献占比14.55%(篇),涉及病种有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消化系统疾病文献占比10.54%(篇),涉及病种有胃炎、肠炎、便秘、肝炎;外科疾病文献占比6.10%(篇),涉及病种有带状疱疹、荨麻疹、痤疮、术后、损伤;妇科疾病文献占比4.77%(篇),涉及病种有痛经、卵巢病、产后;五官科疾病相关报道明显增多,文献占比4.69%(篇),较去年增加77篇,涉及病种有咽喉病、耳鸣、过敏性鼻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文献占比4.08%(篇),较去年增加37篇,涉及病种有前列腺疾病、尿潴留、尿失禁;精神神志疾病文献占比3.89%(篇),较去年增加篇,涉及病种有失眠、抑郁等;循环系统疾病文献占比3.12%(篇),其中高血压相关文献60余篇;内分泌系统疾病文献占比2.87%(篇),其中糖尿病相关文献最多80余篇,其次肥胖相关文献近40篇;呼吸系统疾病文献占比2.47%(篇),涉及病种有哮喘、咳嗽等;针灸儿科文献占比2.73%(篇),涉及病种有脑瘫、哮喘等;肿瘤文献占比2.09%(篇);针灸治疗急症较去年有小幅增加,文献占比1.99%(篇);针灸临床经验29篇,针灸治疗血液系统疾病17篇,针刺治疗传染病20篇,针刺戒酒戒*7篇。
未完待续
(撰稿:闾智颖杨永清审阅:*龙祥)
编委简介
杨永清,博士生导师。年起担任《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针刺靶标发现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针灸中药效应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第三、四届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上海针灸杂志》杂志编委会委员。主要从事针刺抗哮喘临床与基础研究、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曾负责各级课题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代表作发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三项。
*龙祥,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年起担任《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编委。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的学术带头人、局级重点研究室“针灸理论与方法学”研究室主任,故宫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医药古籍再生性保护工程《中华医藏》项目专家,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执委。主要研究针灸学术史、古典针灸文献、针灸文物。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中国中医药年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其前身为年上海中医学院创办的《中医年鉴》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年鉴》,至今已连续编撰出版37卷。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将《中国中医药年鉴》分为行*卷和学术卷两部分,行*卷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承办,学术卷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中医药学术成就和学术进展的综合性、前沿性、权威性、史料性工具书,也是一部属于国家历史档案性质的工具书。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