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夏季又一高发性疾病,正在危害猪群健康
TUhjnbcbe - 2021/12/1 15:59:00
认识附红细胞体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诊上以发热、贫血、*疸、呼吸困难、皮肤发红或猪体极度虚弱为特征,严重时会导致死亡。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夏季高温季节多发。通常情况下只发生于那些抵抗力下降的猪,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天气、饲养管理不良、更换圈舍或饲料,容易爆发此病。该病传播途径非常多,最重要是通过吸血昆虫(蝇蚊、疥螨)叮咬传播。临床诊断要点:发热、贫血、*疸、毛孔出血点1、全身尤其是耳根后出现大量针状出血点,出血点比较小,呈现弥漫性,从毛孔渗出(这一点很典型);从远处看全身通红;看猪的腹部,可见铁绣色出血点;2、慢性发病过程较长,粪便干燥、尿*,眼睛分泌物成红色泪斑样,体温忽高忽低,逐渐消瘦,皮肤先发红,再发白(贫血造成),最后开始出现*疸;猪群消瘦,生长迟缓;3、在解剖时,血液稀薄,伤口止血慢;肾脏、脾脏肿大,脾脏表面有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有弥漫性出血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4、全身*疸,慢性病例皮下*染,解剖内脏有*染。总结:该病的主要特点是贫血、*疸、呈稽留热(打针就吃食,不打针就继续发热)。针状出血点;发病早期皮肤发红,后期苍白(贫血造成),最后发*,出现*疸,消瘦,尿液从*色最后变为酱油色(溶血造成)。病猪发热,贫血,可视黏膜苍白或充血*染;病猪排出*褐色或红色的尿液;乳头肿胀,毛孔有渗血现象;剖检见血液稀薄,皮下及肌间结缔组织呈胶样浸润,有大量*红色心包液;全身脂肪*染和脏器*染;肝脏先肿胀,呈淡*色;继之发生灶性坏死和增生,体积稍小,呈斑驳状。三、综合防治:前期综合预防为主1、先解决根源:消灭蚊子和蝇子这是传播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媒介;在猪舍里使用灭蚊灯,并且使用窗纱,尽可能的改善环境条件,减少应激;因为蚊虫叮咬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夏季做好灭蚊、灭蝇工作至关重要;2、提高猪群抵抗力,建立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夏季可以定期给猪群添加一些VC和电解多维;3、定期药物保健,首选药物就是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是猪场最常用抗血虫药,针对附红细胞体的抗菌效果比其他四环素类强10倍;该病重在预防,在夏秋多发季节,使用多西环素+恩诺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连续添加一周,可有效预防猪场附红细胞体病。4、防止交叉感染在打疫苗和打针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更换针头,污染针头是传播该病的主要途径。阉割、断尾时应注意兽医器械的消*,夏季对猪舍定期进行消*。5、发病后,可使用长效土霉素,血虫净(早期效果好)、磺胺进行肌肉注射。


  (3)华中型。分布于长江和珠江之间的广大地区。体型与华南型相似,但体型较大,生产性能介于华南型与华北型之间。母猪产仔数10头~12头,乳头6对~7对。生长较快,经济成熟较早,肉质细嫩,屠宰率70%左右。本类型猪较多,代表品种有浙江金华猪、大花白猪、宁乡猪、皖浙花猪、武夷黑猪、莆田猪和大围子猪等。


  (4)江海型。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地处华北型和华中型中间狭长的过渡地带。主要由华北型与华中型杂交选育而成,外形和生产性能因类别不同而差异较大。共同特点为毛黑色或有少量白斑,头中等大,耳大下垂。性成熟早,繁殖率高。母猪平均窝产13头以上,乳头8对以上,经济成熟早,增重快,屠宰率在70%左右。代表品种有太湖流域的太湖猪、姜曲猪,安徽的圩猪、虹桥猪等。


  (5)西南型。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头大,腿粗短,毛以全黑或“六白”为主,也有黑白花和红毛猪。繁殖率中等,窝产仔数8头~10头,乳头5对~6对。肥育能力强,屠宰率65%~79%,多属肉脂兼用型。代表品种有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乌金猪和雅南猪等。


  (6)高原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体型小,似野猪,头狭长呈锥形,腹小而紧收,臀倾斜。毛为全黑或黑白花。繁殖率低,乳头5对居多,窝产仔5头~6头,哺育率不高。成年体重小,属晚熟品种。肉味醇香,但屠宰率较低,仅65%左右。代表品种有青藏高原的藏猪和合作猪。


  3我国饲养的瘦肉型猪种有哪些?典型特征和生产性能如何?


  我国饲养的瘦肉型猪种主要有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等。


  (1)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着名瘦肉型品种,年引入我国。毛白色,头狭长,颜面直,耳大前倾,背腰长,腹线平直而不松弛,前躯窄、后躯宽,呈流线型,肋骨16对~17对,大腿丰满,蹄质稍纤细。性成熟较晚,母猪初产10头左右,经产10头~12头,乳头6对~8对。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后备猪6月龄达90千克~千克,屠宰率在72%左右,胴体瘦肉率66%。


  (2)大白猪。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临近地区,属大型瘦肉型品种。毛白色,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背腰多微弓,四肢较高,后躯丰满。性成熟较晚,繁殖率强,初产10头,经产12头,乳头7对~8对。后备猪6月龄达千克,屠宰率达74%左右,瘦肉率63.5%。


  (3)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州。体质健壮,抗逆性强,饲养条件比其他瘦肉型品种低。毛棕红色,深浅不一;头小清秀,嘴筒短;耳中等大,略向前倾,耳尖下垂;背腰平直或稍弓,体躯宽厚,全身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结实,蹄呈黑色,多直立。繁殖性能稍低,初产8头~9头,经产10头左右。乳头5对~6对。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胴体瘦肉率达68%。


  4猪生长发育分哪几个主要阶段?


  仔猪出生后,根据其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通常将其划分为哺乳期、保育期、生长肥育期等几个阶段,各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


  (1)哺乳阶段。仔猪出生至断乳阶段,一般为3周~5周。哺乳期仔猪处于生命早期,容易受外环境的影响而生病,饲养管理不善,会导致仔猪死亡。因此,加强哺乳期仔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效益的关键环节。


  (2)保育阶段。仔猪断奶至保育结束

支持猪价上涨!养好猪就是爱国,为国养猪!点击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季又一高发性疾病,正在危害猪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