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很多人误以为,在一百多年的电影史里面,值得称道的只有那些最“经典”的影片,剩下的,都不足挂齿。
但其实,电影史里多得是大家不知道的好电影,一些被大众误以为是“昏昏欲睡”的老电影,更是节奏炸裂,极其精彩。
譬如探讨人性,让人重新认识了真相和谎言的日本电影《罗生门》;
以及把蒙太奇用到出神入化,吊足了所有观众胃口的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
还有把父子温情刻画得极其“克制”的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
这些电影在当时横空出世,有的成了教科书级的“鼻祖”,有的奠定了导演本人在电影史上的地位,有的则成了后世许多电影的灵感源泉、乃至翻拍模板。
观众影评
过去的好电影岂止是多?当我们把视角放大、再放大的时候,你会发现经典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仍然值得我们推敲。
比如年的老片《隧道里的吻》,开创了“幻影移动”的新时代,它的运镜效果,仿佛幽灵在空中飞舞,充满了魔幻感。年的经典电影《浩劫》,就是用这个镜头,把火车运送犹太人到*气室的全过程烙印在了全球观众的心中:
幻影移动的镜头,渲染出了一步步走向死亡、无法后退的窒息氛围
再比如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格里菲斯,他在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里面,用一种“异想天开”的镜头剪切方式,打造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传奇,从此被电影人奉为圭臬,在后世无数影片当中不断出现:
这些经典影片不但散落在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长河里,还分布在世界各国的角落里,搜集起来十分困难。只有从电影史的角度出发,才能将它们一一串联起来。
然而,电影史的魅力,可不是靠经典影片“堆”出来的——
你还会在电影史里看到希区柯克、德西卡、黑泽明等电影大师的心路历程:
还能看到前面所说的那些经典镜头,逐步诞生、完善的全过程:
《惊魂记》
以及一百多年来的社会变迁:
第一部公开放映的电影《火车进站》,把当时的观众都吓得离开了座位
甚至,在权威的电影学者眼里,那些时代的大众心理、集体潜意识,也能在电影史里看到,比如经典电影《罗生门》,可能只有战后的日本才能出这个电影,晚十年早十年都不会有;
又比如《广岛之恋》,在光影间折射出的迷茫,也是那一代法国人心底的真实感受。
曾有人说,“一直搞不懂蒙太奇是什么,即便我每天都浸淫在大量的蒙太奇中”,这也是许多影迷的“盲区”所在,现在没有几个人不看电影,但是真的能说出电影背后的经典代表、发展历程、乃至敏锐地察觉到拍摄手法的,仍是极少数。
这个镜头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这部电影为何能被评价为优秀、经典;为什么我们在观影时,会不由自主地被牵动情绪呢?这些问题,如果不回头看电影史,事实是大多数人连察觉都不会察觉到。
为此,三联中读为读者精心奉上这份巨献——《电影正传·聚焦百年影史十大高光时刻》。在这门精品课里,我们邀请了电影界的11位权威导师,当中有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戴锦华,也有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阿拉姜色》的监制杜庆春......这11位老师,将带我们走进百年电影史的世界。
限时特价:79元原价元
活动时间:9月6日-9月13日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