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应用于肾脏病的治疗已有三十余年历史。雷公藤,又名*腊藤、红药、三棱花、断肠草等。
雷公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入药部分为根或根的木质部,味苦、辛,性寒,有大*,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清热解*、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等功效。
目前中国药房里有许多各医药公司注册的含雷公藤成分的名称(商品名),有火把花根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藤片、雷公藤片、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多甙片等。
雷公藤化学成分多而复杂,目前已提取出多种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如雷公藤春碱、雷公藤新碱、雷公藤吉碱、雷公藤宁碱,二萜类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内酯酮,三萜类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及倍半萜类、糖类等,大多数为生物碱及萜类物质,这些成分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性成分,有“中药皮质激素”之称。
其中二萜类成分雷公藤甲素(又称雷公藤内酯醇)是目前从雷公藤中分离出的活性最高的化学成分之一,目前已经证实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病、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等。
其肾保护作用机制如下:
雷公藤,从最初的生药煎剂到雷公藤提取物,均一定程度改善了肾病患者的预后,尤其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显著减少蛋白尿排出,保护肾脏固有细胞。雷公藤甲素在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研究证实,雷公藤甲素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及介质的合成及分泌,抑制炎性反应、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等作用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从分子学角度对以上作用机制进行了更深一步的阐述。
1.足细胞损伤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秦卫松等在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PHN)小鼠中的研究显示:雷公藤甲素能直接改善和修复足细胞病变,减少PHN肾炎大鼠的蛋白尿,明显增加Nerphrin和podocin(足细胞裂孔膜关键分子)的表达水平,能抑制PAN和AngⅡ诱导的足细胞ROS的产生和细胞内p38MAP信号通路(损伤和凋亡的路径)的活化。
刘丽秋等研究显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抑制mTOR-ULK1通路上调足细胞自噬水平,从而使足细胞相关蛋白Synaptopodin的表达升高,减轻足细胞损伤。还显示,雷公藤甲素能上调高糖刺激小鼠足细胞snaill表达、下调desmin的表达,调节IgA肾病大鼠足细胞裂孔膜上的核心蛋白nephfin、podoc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改善足细胞损害,减少尿蛋白。以上研究初步阐明了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和修复的分子机制。
朱加进等报道,雷公藤甲素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且用药时间越长,治疗效果也就越好。这一结果可能与雷公藤甲素能够直接修复和保护肾小球足细胞有关。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足细胞分化。高浓度葡萄糖可以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并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介导足细胞分化的发生,表现为足突减少、融合增加,细胞性下降,从而引起肾小球基底膜的黏附作用下降而损伤滤过膜,形成早期蛋白尿,长期的高糖刺激除了还可直接导致足细胞发生坏死和凋亡。雷公藤甲素能够阻断TGF-β/Smad信号通路,缓解或逆转足细胞分化,从而可减轻滤过膜损伤,减轻蛋白尿。
2.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及相关通路
炎症机制作为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既可作为单独的机制,也可作为其他发病机制的下游环节促进慢性肾病的进展。体外研究显示,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经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的系膜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等促炎因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为促进IκB表达上调,并抑制IκBα磷酸化,从而阻断细胞核NF-κBp65活化。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可作为炎症因子参与其他组织病变,在肾脏中可通过炎症通路PI3K/Akt下调Nephrin及Podocin表达,导致足细胞损伤。雷公藤甲素则可通过抗炎作用抑制ANGPTL2在肾脏中的表达,恢复Nephrin及Podocin表达,减少蛋白尿。
3.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降低蛋白尿
研究糖尿病肾病时,发现糖尿病肾小球高滤过及早期蛋白尿与肾小球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肾小球内皮功能障碍可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及系膜病变,进一步引起肾小球硬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生成增多是糖尿病初期肾小球内皮细胞受损机制之一,高糖刺激能使肾脏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可改变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从而形成蛋白尿。刘奇等研究显示,雷公藤甲素通过抑制肾小球组织内iNOS、eNOS及VEGF的表达,发挥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的间接保护作用,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依据。
雷公藤甲素的生物活性丰富,不仅在发挥肾保护作用,其抗炎活性还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心肌保护及神经元的保护中发挥作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雷公藤甲素在治疗免疫类疾病中,集类激素样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于一身,兼具缓解症状及病情双重作用,既可作为激素药单独使用,又可以与西药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而在抗肿瘤的治疗上,即可单独发挥抗肿瘤效应,又可与现有化疗药物产生协同效应,或逆转肿瘤对化疗的耐药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从而造福广大患者。
其作用的广泛性,同时也反映了其治疗效应缺乏靶向性,*副作用较大,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围绕如何优化其分子结构以增强其治疗的靶向性。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赵明辉主编.肾脏病学(第4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年12月.
[2]朱彩凤,朱斌,魏升,等.雷公藤甲素对TNF-α诱导的肾系膜细胞MCP-1和ICAM-1表达干预及其机制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12:-.
[3]靳会欣,庞国勋,赵彩霞.雷公藤甲素药理作用及分子水平机制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39(12):-.
[4]秦卫松,陈朝红,郑春霞,等.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31:-.
[5]朱加进,王保法,洪郁芝,等.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的影响.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37:-.
你可能还喜欢看看以下内容:
1.糖皮质激素在IgA肾病中的应用
2.要与慢性病为伴
3.降尿蛋白的新选择—火把花根片
4.肾炎患者可以注射疫苗吗?
5.糖尿病肾病的口服降糖药的选择
机头有收获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