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偶然发现类风湿因子升高,是不是就要得风湿
TUhjnbcbe - 2021/8/17 21:14:00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Ractor,以下简称RF)不建议作为体检常规,但仍有部分机构将该项指标列入体检项目(具体为啥,请看文章??同样是体检,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导致很多人因为体检发现RF升高而反复求诊。

关节酸痛检查发现RF升高而不能排除类风湿而担心的情况总不在少数。虽然患者总是被告知“RF升高而无关节肿痛等不适并不能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不必治疗”。但不明原因的RF升高,尤其是高滴度或进行性升高的RF,仍是患者心中的一根刺。

理论上,RF升高可能是B细胞过度活化和的结果,风湿病、慢性感染和肿瘤性疾病均可引起RF升高。RF升高并非总是空穴来风,应该充分理解患者的焦虑,给予安慰和支持。

虽然医学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解决问题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检查结果是否可靠?

2.捋清楚患者的基础情况

3.讨论RF升高的可能原因以及风险

4.检查清单

#01

明确检查的可靠性

首先,尽管没有一种技术比其他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对RF检测而言,自动检测方法,例如比浊法、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往往比手动方法更具可重复性。

幸运的是自动检测方法已经广泛使用,多数情况下不必因检验方法不当而感到忧虑。部分机构会在检验单上标准检验方法,如:

其次,由于各个实验室RF的测量没有完全标准化,不同的测定法在各大实验室都广泛使用。因此,同一个病人在不同的实验室或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多次检查得出“进行性升高”前,应该留意检查是否在同一个实验室,使用同一种方法下进行。

再次,RF往往和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应该除外急性感染的影响。如果患者检查时处于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应该等感染好转后复测。

#02

捋清患者的基础情况

捋清楚患者的基础情况是是进一步决策的前提。

除了尽可能详细地查看检验单以外,仔细查体,讨论患者的年龄相关风险,回顾基础疾病的治疗情况,回顾慢性感染和肿瘤筛查是否到位,询问家族史、吸烟史、手术史、主观不适症状和体察患者的焦虑程度,都是风险评级和检查制定的依据。

医生应该预留充足的时间和患者仔细讨论,和患者共同决策。

#03

讨论RF升高的可能原因以及风险

对于RF升高,而无关节肿痛等不适的患者。如果炎症指标(ESR、CRP)也正常,即使存在多年偶发的关节酸痛不适,也不能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然而我们面临的常常不是非黑即白的情况,风湿类疾病、非风湿类疾病和健康个体都可能出现RF升高:

第一、风湿类疾病

1.未来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

虽然目前尚不能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担忧的是未来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尤其是存在不典型的关节痛的情形时:RF升高有没有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的表现?

RF虽然名为类风湿因子,但RF对无关节炎的类风湿诊断特异性较差,绝大多数RF阳性的无症状患者不会进展为类风湿关节炎。

除了RF以外,抗CCP抗体、抗AKA抗体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抗体。相对于RF,抗CCP抗体对于早期不典型类风湿关节炎有更好的预测性。

有研究表明,不典型关节痛又未达到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患者,如果抗CCP阳性,那么3年内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高达90%。RF阳性的人未必会成为类风湿关节炎,但抗CCP抗体阳性的人有很大可能成为RA。

另外,基于一般人群的研究表明,如果一种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抗体持续升高并且RF水平较高时,一些RF阳性的健康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为类风湿。

患者可以和医生讨论既往关节肿痛的情况、家族史以及担忧的问题,必要时进一步完善抗CCP抗体、抗AKA抗体、CRP、ESR等检查。

2.其他风湿类疾病(自身免疫病)

除了类风湿关节炎以外,许多狭义上的自身免疫病,也会出现伴随RF升高,如:

干燥综合征:75%至95%干燥综合征存在RF升高;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50%至6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存在RF升高;

系统性红斑狼疮:15%至35%的红斑狼疮RF升高;

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5%至10%存在RF升高。

除了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偶然发现类风湿因子升高,是不是就要得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