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9岁,右大腿疼痛3天就诊,但无红肿及发热。DR检查:右股骨远端干骺部见骨质密度减低区,呈膨胀性生长改变,局部骨皮质欠连续;CT显示右股骨远端呈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且局部骨皮质不连续;MR显示右股骨下端见长T1异常信号影,内部信号欠均匀,边缘尚清晰,局部皮质不连续,周围软组织及肌肉信号增高。考虑纤维类肿瘤伴病理性骨折。
大体所见:送检组织3块,大小共约4cm×3cm×3cm,灰白色,质地韧,局部质地硬,取材9块。
影像学:
组织学形态:
免疫组化:阳性:Vim、SMA、β-catenin、Ki-67<1%+。
阴性:CDK4、Desmin、MDM2、P16、S-、CD34、CK。
病理诊断: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并局部骨折改变。
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F)是一种罕见的、非转移性,形态学呈良性改变,而生物学行为呈侵袭性生长的骨肿瘤。由良性低细胞性的成纤维细胞、成肌细胞组成,伴有丰富的成熟胶原纤维。DF于年首次由Jaffe描述和命名,将其从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中独立出来,曾被称为骨成纤维肿瘤、骨内韧带样瘤、骨内侵袭性纤维瘤病和骨硬化性纤维瘤(现在这些名称均不推荐使用)。WHO()骨肿瘤最新分类已将DF从良性肿瘤划为骨的中间型纤维源性肿瘤,以强调其局部侵袭性生长和易于复发的生物学行为。Enzinger等报道婴幼儿DF更具侵袭性,易误诊为纤维肉瘤,建议将5岁以内的DF命名为浸润性婴幼儿纤维瘤病。Carr等不提倡使用“浸润性婴儿纤维瘤病”一词,由于婴幼儿纤维瘤病生物学行为不确定,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
临床表现:骨DF发病年龄广泛,文献提示多见于30岁以下的青少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可发生于任何骨,特别是下颌骨及长骨干骺部,也有骨盆、颅骨、肋骨、椎骨、锁骨、肩胛骨、手足骨、跟骨等报道,甚至可见于眶骨。肿瘤大多位于髓腔内,骨皮质变薄,部分可穿透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疼痛及肿胀,疼痛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轻度钝痛,发生于扁骨者多局部可扪及肿块,一般无功能障碍,位于关节周围者可影响关节活动度,少数患者以病理性骨折为首发症状。
影像学表现:骨DF影像学表现与其分型有关。DF分为四种类型:囊样型、溶骨型、小梁型、骨旁型。本病例为溶骨型,X线平片呈溶骨性破坏,呈轻度膨胀偏心性生长,病灶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无明显骨膜反应,未见钙化灶。CT表现为正常骨小梁破坏吸收,被软组织密度肿物取代,边缘轻度硬化,增强扫描轻度强化,与平片比较,硬化环内壁欠光整,可见骨嵴。MRI上病灶TWI呈稍低信号,T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
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大体观察:肿瘤大小不等,直径多为2-6cm,灰白色,质地韧,边界不清,常侵犯周围组织。镜检:肿瘤由分化较好的纤细梭形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以上三种成分在不同肿瘤或同一肿瘤不同部位分布比例很不均匀。瘤细胞呈束状、平行状或波浪状排列,形态与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相似。部分病例可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及反应性骨质增生,病灶周围可见梭形纤维母细胞在宿主骨小梁间穿插、浸润,可侵犯骨皮质。核分裂像罕见,无病理性核分裂像,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有文献报道,个别DF可恶变成高分化纤维肉瘤。免疫表型:骨DF与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相同,均表达β-catenin(核阳性,但是表达率低于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vimentin,部分病例肌纤维母细胞不同程度表达SMA,desmin、而S-、CD34和MDM2均阴性。
鉴别诊断:1、非骨化性纤维瘤,发病年龄和部位与骨韧带样瘤有相似之处。但是影像学改变为位于干骺端的偏心性的溶骨性破坏,起源于骨皮质、病变逐渐增大累及骨髓腔,若仅位于骨皮质内,就是干骺端纤维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组织形态学为纤维细胞呈车辐状或席纹状排列,细胞比较丰富,可见巨细胞和泡沫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最新版WHO将其列为富有巨细胞的病变。2、髓内高分化骨肉瘤,影像学上显示渗透性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组织学肿瘤细胞直接形成肿瘤性骨组织,肿瘤细胞有轻度异型性。免疫组化CDK4、MDM2阳性表达以及分子MDM2基因扩增可帮助诊断。3、低级别/高分化纤维肉瘤,细胞更丰富,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异型性,核内常有核仁,有少量核分裂。4、纤维结构不良,当韧带样瘤呈浸润性生长,梭形细胞长入骨小梁间隙内,包绕骨小梁时需与纤维结构不良鉴别。这一现象仅见于DF病变周围,其骨小梁为成熟的板层骨。而纤维结构不良的骨小梁为新生的编织骨,常见呈一些英文字母样结构,周围无骨母细胞被覆,分子检测也可帮助诊断。5、骨膜硬纤维瘤\皮质不规则综合症,以往称为骨膜韧带样瘤,是一种骨膜纤维组织瘤样增生性病变,但其多见于男孩,与外伤有关,好发于股骨内髁的内侧骨皮质,放射学改变类似干骺端纤维性缺损可以鉴别两者。
治疗及预后:骨内DF少见,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手术扩大切除是治疗首选,对于不能完整切除的患者,可选择化疗、放疗和(或)激素治疗。DF虽归入中间型肿瘤,局部浸润性生长,但不转移,如果手术切除不充分或保守切除,极易复发。肿瘤细胞越丰富复发率越高。
参考文献:
1.谢乐,毛荣*,杨克菲,等.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33(2):-.
2.从芳芳,兰永树,陈东.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35(1):-.
3.IkeshimaA,UtsunomiyaT.Casereportofintra-osseousfibroma:astudyonodontogenicanddesmoplasticfibromaswithareviewoftheliterature[J].JOralSci,,47(3):-57.
4.程慧,蒋智铭.骨原发性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3l(12):-.
5.TandonS,GargRK.Intraoraldesmoplasticfibroma:amanifestationoftuberoussclerosis[J].FetalPediatrPathol,,31(4):-.
作者:郝力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院
审核:林旭勇医院
编辑:王翠芳沈医院
-END-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