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
是以阵发性搔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本病依其受累范围大小,可分为限局性及播散性。
(一)限局性多见于青年或中年,常发生于颈侧、项部、背部、肘窝、腰、股内侧、会阴、阴囊等部。初发时局部先有瘙痒,由于搔抓或摩擦等机械性刺激。典型皮损为多数帽针头或稍大的正常皮色或淡红、褐*色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有少量鳞屑。多数丘疹密集成片,形成苔藓样变。患部皮肤干燥,浸润肥厚,脊沟明显,表面可有抓伤、血痂及轻度色素沉着;自觉阵发性瘙痒。
(二)播散性好发于成人及老年。皮损呈多数苔藓样变,散发全身多处。
本病病程迁延,长期难愈,易于复发,可因搔抓继发毛囊炎、疖及淋巴结炎等。
本病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精神过度兴奋或抑制有关。根据临床观察,多数病人伴有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衰弱的症状。如神经衰弱的症状得到改善,神经性皮炎的症状有可能好转。另外,可能也与胃肠道功能障碍和局部刺激有关。
其病理变化为局部反复摩擦,各种原因的瘙痒而经常搔抓,致使皮肤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也可伴有轻度海绵形成。真皮部毛细血管增多,管壁增厚,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母细胞增生,呈纤维化,重则波及皮下组织。
针刀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各种情绪性损伤、理化及环境性损伤引起皮肤局部的软组织皮肤角化过度,使真皮组织及皮下结缔组织纤维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疤痕、挛缩、堵塞的病理改变。其根本原因还是人体电生理线路功能紊乱所致,调节好电生理线路此病可得到根本性治疗。
根据典型的皮肤苔藓样变,好发部位,阵发性剧痒,易于诊断。
本病的治疗依据人体关于电生理线路系统的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
一、针刀治疗
(一)如属于人体关于单纯电生理线路系统功能紊乱的,针刀宜纵性剥离、速度宜快。
尾骨尖下0.5寸定一点,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紧靠尾骨前面,刺入0.8~1.2cm,纵行剥离2~3下。
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连线的中点旁开一寸半定一点,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与进针部位皮肤平面垂直刺入2cm,纵行剥离2~3下。
人体前正中线,肚脐下三寸处定一点,刀口线与前正中线平行,针体与进针部位皮肤平面垂直,刺入1cm,纵行剥离2~3下。
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定一点,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与脊柱下段呈60度角进针刺入1cm,纵行剥离2~3下。
下肢的内侧面,内踝的上三寸,在左右各定一点,刀口线与下肢纵轴平行,针体与进针部位皮肤平面垂直,刺入2cm,纵行剥离2~3下。
(二)局部治疗 针刀能在病损区域有效地进行通透剥离,并切断部分纤维化组织,病损区得到营养,因而小针刀能彻底治愈该病。随之伴发的失眠、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衰弱的症状也就消失了。
1.术前准备:常规皮肤消*,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4ml加强的松龙25mg作皮下浸润性封闭。
2.进针部位的选择:如病变面积在5cm2以内,可在皮损边缘进针,超过6cm2,可在皮损中央进针,然后向四周剥离。
3.手术的角度与深度:针刀进皮后要与皮肤呈平行方向,在真皮与皮下组织交界处进行疏通剥离,对结缔组织纤维化较重者可做适当切开,通常要作3~5个方向,但进针口只能是一处。对不宜操作或有重要血管神经的部位可将皮肤提起后操作。
4.注意事项
(1)因采用疏通剥离法,为减少组织渗出,术后常规加压3分钟;
(2)对神经性皮炎并发感染者,应先进行抗感染治疗;
(3)多个部位神经性皮炎可分次治疗。
5.术后疗效观察:大多数病人术后一周内痒感基本消失,二周左右皮损逐渐变软,一月左右可恢复至正常。个别病人恢复差者可在一月后重复治疗一次。
二、手法治疗
如属于电生理线路功能紊乱者无需手法治疗。
三、药物治疗
当归10g川芎10g红花30g赤芍10g
生龙、牡各10g鸡血藤15g首乌10g
土茯苓30g*芪20g防风10g
水煎服一日一次分两次服。
四、康复治疗
1.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系统检查,尽可能找出病因加以祛除。
2.如属于脊柱区带慢性软组织损伤,在针刀治疗之后,立即用火罐在针孔处吸拔十至十二分钟,取罐后用无菌纱布擦干净。
3.可用氦氖激光在针刀治疗部位照射。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成人皮肤面积平均1.6m2,约占人体体重的16%。皮肤具有多种感受器和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能感觉冷、温、痛、触和压等刺激。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管道的开口处,皮肤与粘膜相连续,在眼睑边缘与结膜相连。皮肤借皮下组织(即浅筋膜)与深部相连。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两部分。从表皮衍生来的附属器官有毛发,指(趾)甲,其内大量的脉管和神经,真皮内的皮脂腺、汗腺等腺体也属附属器官,真皮内有适应于各种感觉和生理代谢活动的感受器。
一、表皮
表皮属复层鳞状上皮,无血管分布。主要由角朊细胞,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和Merkel细胞组成。
1.角朊细胞 是由外胚层分化而来的上皮细胞,占细胞总数的80%以上。角膜细胞之间有一定间隙,可见细胞间桥,即电镜下所见的桥粒。根据细胞的分化特点,表皮由内外依次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基底层借助基底膜带与真皮连接。
1)基底层 位于表皮最外层,又名生发层。仅为一层柱状或立方状的基底细胞,是分裂增生能力最强的一层。
2)棘层 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10层棘细胞组成。棘细胞的张力原纤维特别丰富,维持细胞间连接,以适应皮肤的伸张牵引等外力的机械作用。
3)颗粒层 位于棘层之上,由2~4层梭形细胞组成。
4)透明层 仅见于掌跖等角膜质层肥厚的表皮区,该层是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
此外,基底膜带位于表皮和真皮之间,除紧密连接真皮外,还是有渗透和屏障作用。表皮无血管,营养物质可通过此带进入表皮,代谢产物又可通过此带进入真皮,但又限制分子量大于的大分子物质通过。当基层膜带损伤时,炎症细胞、肿瘤细胞和一些大分子可通过此带进入表皮。
二、真皮
由原纤维,弹力纤维,细胞和基质组成,又分为乳头层真皮和网状层皮,两层间无明显界限。乳头层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有游离神经末梢和
Meissner小体。乳头层下方为网状层,内含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及皮肤附属器、肌肉等。
(一)胶原纤维 是真皮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乳头层的胶原纤维细小,不成束,方向不规则,网状层的胶原纤维较粗,囊状,呈水平方向排列。
(二)网状纤维 较细,分支互相交织成网状。主要分布在乳头层的皮肤附属器、血管和神经周围以及基底膜带的网状板等处。
(三)弹力纤维 较细,呈波浪状缠绕在胶原纤维之间。它使皮肤具有弹性,拉长后可恢复原状。
(四)基质 为无定形均质状物质,充填于纤维和细胞之间,主要化学成分为粘多糖、水、电解质、血浆蛋白等。粘多糖使基质形成是有许多微小孔隙的分子立体构型。小于孔隙直径的物质可自由通过,进行物质交换,大于孔隙者,如细菌则被限于局部,有利于吞嗜细胞的吞嗜和消灭。
(五)细胞真皮结缔组织可见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嗜细胞淋巴细胞和其它白细胞。
三、皮下组织
直皮下方为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此层内有汗腺、毛囊、淋巴管及神经等。
四、皮肤附属器 由表皮衍生而来,包括毛发、毛囊、皮脂腺、汗腺及指(趾)甲等
五、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一)皮肤的血管皮肤的血管主要有3个丛。最深的是皮下组织中的较大的血管丛,多并行排列在皮下组织的深部。真皮下血管丛在真皮下部,营养腺体、神经、肌肉等乳头下血管丛,血管丛经由纵行的交通支与真皮及皮下组织深部的动、静脉汇合。
(二)皮肤的淋巴管皮肤的淋巴管比较发达。盲端起自真皮乳头的结缔组织间隙,汇集成皮下淋巴网。由于毛细淋巴管内压力低于毛细血管及周围组织间隙,且通透性较大,所以,皮肤中的游离细胞、病理产物、细菌、肿瘤细胞等均易达到淋巴结,在淋巴结内被吞噬,或引起免疫反应,甚至进一步扩散。
(三)皮肤的肌肉皮肤的平滑肌主要包括立毛肌、阴囊肉膜、乳晕的平滑肌和血管壁中的平滑肌。面部表情肌和颈部颈阔肌属横纹肌。
(四)皮肤的神经皮肤中有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
1.皮肤的感觉神经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可分为3类:
(1)末端变细的游离神经末梢,主要分布到表皮下及毛囊周围。
(2)末端膨大的游离神经末梢
(3)有囊包括的神经末梢只占皮肤感觉器的一小部分,形态结构特殊。而且多位于感觉敏感的特定部位,主要有环层小体、触觉小体,Ruffini小体等。
2.皮肤的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立毛肌、血管和一部分汗腺。小汗腺分泌细胞受交感神经的胆碱能纤维支配。
六、皮肤的生理功能
(一)保护作用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一个完整的屏障结构,对机械性刺激、物理性损害、化学性损伤和微生物的侵袭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二)感觉作用通过皮肤的多种感受器,正确地辨别外界事物。
(三)调节体温皮肤在体温调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温的发散主要通过汗腺分泌、呼吸以及生理排泄等途径完成。防止体温低下,则有赖于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等。
此外,皮肤还有物质代谢,再生等作用。
近期专业针刀临床、尸体解剖学习针刀临床与尸体解剖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