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每逢换季降温、潮湿天气或刮风下雨,不少人就感觉到腰腿痛,还有些风湿疾病患者戏称自己“比天气预报还准”。
夏季气温高,是预防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来看看中医有什么值得学习的措施吧~
你不知道的“风湿病”
风湿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痹病”或“痹证”,它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表现为慢性疼痛和肿胀、畸形、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等。
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
广义上认为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
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病包括了上百个具体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这些疾病跟免疫功能、遗传、身体代谢等有关。
风湿病的种类很多,但通常都有全身多个系统受害的表现,比如关节肌肉的的疼痛、长期的不明原因发热、反复习惯性流产、顽固的口腔溃疡、龋齿、皮疹及皮肤硬化等。如有上述症状之一或有几个症状的话,建议及时到正规的风湿免疫科就诊以。
风湿性腰腿痛
风湿性腰腿痛是由于长期劳累受到寒凉刺激、居住环境潮湿等因素造成患者腰部发沉、疼痛、前俯后仰活动受限制、长时间久坐疼痛加重,放射至臀部及腿部出现麻木、胀痛。
建议这类患者去骨科或风湿科检查进行血常规、风湿抗体、腰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是风湿腰腿疼还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不适,再对症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很多人都好奇治疗风湿性腰腿痛是否也要强调补肾?
腰痛又称“腰脊痛”,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腰痛不一定就是肾病,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结石,风湿科疾病如脊柱关节炎,还有许多属于骨伤科疾病,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症等,都会引起腰痛。
中医学认为,腰痛主要与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受到风寒,久居潮湿环境,或长期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或腰部闪挫撞击伤未完全恢复,均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
腰痛可分为寒湿型腰痛、湿热型腰痛、瘀血型腰痛以及肾虚型腰痛,因此,患者不可以一感觉腰痛就盲目地补肾,还是应当尽快就医,根据明确的诊断,有针对地加以治疗。
注意: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补肾药材,对肾虚导致的腰痛还是有一定疗效的。
中医预防风湿病
风湿病患者多阳气不足,疾病遇到寒冷容易发作或加重。夏季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的有利时机,一定要抓住夏季预防治疗的关键期,远离风湿困扰。
1饮食调节平时要饮食均衡,注意蛋白质的摄取量。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在20%~30%之间,而且选择优质蛋白质,不要只从肉类摄取,肉类中的动物脂肪可刺激体内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使关节的肿胀、僵硬加重,引发机体的过敏反应。
桑枝炖汤材料:老桑枝60克,鸡肉克,生姜10克
做法:老桑枝洗净,将切块的鸡肉、生姜放入锅内,加2克清水,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慢炖煮两小时,开锅后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中药里有一味药叫桑枝,具有通关节、行津液、祛风利水的功效,可以治疗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肌体风痒等症状。现代中医也认为用桑枝可以祛风行水,对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有很好的疗效。
2避“邪风”《*帝内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圣人避风如避矢石”。致病之“虚邪贼风”大多是气候异常变化所产生,如今我们还要谨防“人造贼风”。
夏季气温高,身体总是有汗,特别是运动后,此时全身皮肤的毛孔为了散热处于开放状态,如果贪凉,立马吹空调,或是对着电扇吹,毛孔来不及收缩,风寒之邪便会乘虚而入。侵袭人体导致咳嗽、打喷嚏,也会导致身体疼痛、关节疼痛等风湿病。
正确方法应该是从室外进入室内时,要先让自己在常温下“冷却”10~20分钟,等恢复正常体温后,再进入空调房(26℃左右)乘凉休息。
预防风湿性腰腿痛还需要注意避免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特别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这些都是预防风湿的关键。
3善运动如今锻炼养生的观念深入人心,五花八门的运动方式也是层出不穷,就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倒着走路是否有助于治疗腰痛?”
专家特意回答了这个问题,风湿性腰腿痛患者应适量增加运动量,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预防关节强直、畸形及肌肉萎缩,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健身操等项目。
但倒着走路还是不提倡的,年纪大的人,路面稍微不平整,就容易绊倒摔伤,得不偿失。另外夏天气温高,超强度劳动或运动会导致汗出太多,损耗气阴,甚至导致中暑,因此,尽量避开高温时段,注意运动适度。
由于各类风湿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同,只有分清具体的风湿病种类,针对性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夏季是治疗预防风湿性腰腿痛的“*金期”,一定要注意保养,为安稳过冬打下基础。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