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贵有贵的道理~年11月28日,医院风湿免疫科周云杉教授在北京风湿病学习班的会议上分享了PET/CT在风湿病的临床应用。
风湿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几率明显升高(干燥综合征并发淋巴瘤的几率较正常人升高18.8倍,系统性红斑狼疮较正常人升高7.4倍,类风湿关节炎较正常人升高7倍。炎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症等合并恶性上皮源性肿瘤的几率明显增高),因此,既往临床上往往在需排除肿瘤时建议做PET/CT。
然而目前研究证明,PET/CT在风湿免疫病,尤其是疑难风湿病病的诊断和治疗后评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PET/CT在诊断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尤其是成人still病(AOSD)、系统性血管炎、风湿性多肌痛(PMR)、系统性脂膜炎、复发性多软骨炎、SAPHO综合征、痛风等疾病的检查作用分级均为A级以上,推荐度为66.7%。PET/CT在病因诊断/发现病灶/确定进一步检查的位置中,可提供直观、高价值的信息。
图为PET/CT检查作用分级
协助诊断
1
AOSD:AOSD的PET/CT影像学诊断标准
骨髓和脾脏中大量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积累被认为是AOSD的一个特征。然而,在某些病例中,AOSD可能难以与恶性淋巴瘤区分,在这些病例中,白介素-18(IL-18)水平和高铁蛋白血症可作为辅助因素用于诊断。虽然不能仅根据疑似AOSD病例的FDG-PET/CT表现作出明确诊断,但这些发现对诊断非常有用。图为PET/CT在AOSD中的作用注:AOSDPET/CT表现:淋巴结、批准、骨髓FDG摄取增高与其他风湿病相比,AOSD更容易出现脾脏(95.4%),骨髓(97.7%)以及淋巴结(74.4%)的异常摄取,相比其他结缔组织病更高,同时SUV值更高。
医院风湿免疫科团队在年提出了AOSD的PET/CT影像学诊断标准:1.脾脏SUVmax/肝脏SUVmax≥1.2,伴或者不伴骨髓SUVmax/肝脏SUVmax≥1.4;
2.对称分布的反应性淋巴结增生,主要位于颈部以及腋窝,伴随至少一个SUVmax/肝脏SUVmax≥1.8;
3.其他脏器无异常摄取。
满足2条或以上标准可诊断为AOSD,敏感性90.7%,特异性92.4%。2
PMR:PET/CT增加了风湿性多肌痛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PMR为一种和其他诊断明确的风湿性疾病、感染以及肿瘤无关的疼痛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伴有血沉增快。PMR是一种以四肢及躯干近端肌肉疼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对小剂量激素治疗反应敏感。常表现为颈、肩胛带及骨盆带肌中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疼痛及僵硬,持续30分钟或更长时间,不少于1个月时间,年龄大于50岁。诊断需除外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感染、肌炎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根据PMR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标准,评分系统≥4分,或者包括超声检查评分≥5分,可诊断PMR(具体如下):上述ACR分类标准敏感性80%,特异性56.3%。然而当符合3个基本条件,PET/CT提示累及肩、髋、膝关节、坐骨结节且不累及手关节(CT相应部位表现未见异常),此时诊断PMR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达%。PET/CT大大增加了PMR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注:PMR患者PET/CT:双侧肩、双髋、双膝、双踝关节、耻骨联合、坐骨结节周围可见FDG代谢升高,CT相应部位表现未见异常。3
lgG4相关疾病(lgG4-RD)
lgG4-RD综合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临床检查显示1个或多个器官特征性的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或肿块形成;
2、血液学检查示血清IgG4升高(mg/L);
3、组织学检查:
a: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伴纤维化;
b:组织中浸润的IgG4阳性桨细胞占全部IgG阳性浆细胞的比值40%,且每高倍镜视野下IgG4阳性浆细胞10个。满足1+2+3为确诊;满足1+3为可能;满足1+2为可疑。
lgG4-RD可表现为胰腺、胆管、胆囊、腹膜后、肠系膜、肾脏、乳房、前列腺、淋巴结、皮肤等脏器的器官弥漫肿胀/肿块、结节。头颈部最常影响腺体,包括:唾液腺、泪腺、垂体、甲状腺和脑膜。注:PET/CT更清楚地显示泪腺、唾液腺、胰腺、腹膜后增强后高信号。周围病变未见明显增强,对比明显。PET/CT比传统的影像学检查能检出更多的病灶,更好地评估疾病的累及范围。有助于评估病情,进而支持疾病的诊断。近期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97.1%的lgG4-RD患者表现为多器官受累。以单个病灶受累被纳入研究的患者中,90%最终被证实为多器官受累。病理活检是lgG4-RD诊断金标准,PET/CT也有助于组织病理活检定位,评估疗效。4
巨细胞动脉炎(GCA):PET/CT对诊断GCA作用优于颞动脉活检
GCA在50岁或以上的人群中是血管炎的常见形式。颈动脉颅外分支常常受累,最常见的严重后果是不可逆的失明。主动脉瘤和大血管狭窄可能长期存在。下颌运动障碍、复视和颞动脉检查异常的颞动脉活检阳性可能更提示巨细胞动脉炎。颞动脉活检是确诊的决定性试验,然而近期一项研究表明:PET/CT对诊断GCA作用优于颞动脉活检,其中PET/CT阴性预测值为98%,表明其在排除低风险患者方面具有特殊用途。研究具体如下:
58/64例患者接受了颞动脉活检,12例(21%)颞动脉活检支持为GCA。随访6个月后确定临床诊断,21例临床诊断为GCA。与颞动脉活检相比,PET/CT的敏感性为92%[95%CI62%-%],特异性为85%[95%CI71%-94%]。阴性预测值为98%[95%CI87%-%]。与临床诊断相比,PET/CT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91%。20%的患者有临床相关的偶然发现,包括7例感染和5例恶性肿瘤。5/12(42%)颞动脉活检阳性患者有中度或明显的主动脉炎。5
大动脉炎(TA):在动脉血管壁结构发生改变之前发现炎症
PET/CT还能够在动脉血管壁结构发生改变之前,更早地发现炎症反应,以利于TA的早期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后的血管炎症程度的评估,给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Webb等人的研究中对18例TA行PET/CT研究发现,其诊断TA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和%。图为PET/CT诊断大动脉炎6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活检定位,评估系统受累
PAN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针对PAN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对病变组织的活检必须针对有症状的部位,首选皮肤或肌肉,典型组织病理学特点表现为节段性改变,主要出现在血管分支处。不伴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肉芽肿形成,纤维性素坏死是活动性病变的常见表现,常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左图:治疗前PETMIP显像中可见沿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走行分布的索条或网状FDG摄取(SUVmax:2.1),同机平扫CT未见明确异常结构改变,富含红骨髓区域骨FDG摄取弥漫性增高。右图:治疗一年后(右)的PETMIP图,见双下肢血管异常FDG摄取基本消失。7
脂膜炎:活检定位,评估系统受累
脂肪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称为脂膜炎。脂膜炎病程有很大差异,主要取决于受累器官的情况。只有皮肤表现者,常缓解与恶化交替出现;有内脏器官受累者,预后差,死亡率高。脂膜炎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挑战,原因是容易继发于其它系统性疾病,且脂膜位置较深,取材不理想,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理改变相似等。PET/CT是重要的补充诊断手段。
下图为周云杉教授分享的PET/CT在脂膜炎的诊断应用的病例(下图):8
PET/CT在间质性肺炎和肌炎的作用应被重视:
PET/CT在间质性肺炎的极早期,肺的FDG摄取情况有助于预测其专归。SUVmax大于2.2,提示间质性肺炎的潜在迅速进展可能,需严密检测,强化治疗。图为SUVmax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注:SUVmax大于2.2,提示间质性肺炎的迅速进展可能,需严密检测,强化治疗。而此时普通胸部CT平扫可能提示完全正常。此外,肌炎/皮肌炎患者容易合并上皮源性肿瘤,容易出现间质性肺病,可出现横纹肌炎症,可累计全身多系统,即使是诊断明确的患者,仍旧建议完善PET/CT检查。本文首发:医学界风湿与肾病频道
本文作者:姚小燕
本文审核:陈新鹏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风禾卡带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END-
征稿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zhaolijuan
yxj.org.cn请注明:医院+科室+姓名
来稿以word文档形式,其他不予考虑
小编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位读者对我们频道的想法,特设置一个小小的投票活动,希望以后可以根据大家的想法做出更好的内容,笔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