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骨质疏松?
首先,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骨质疏松。
年龄大了,骨头的质量和强度就随着年龄增大而变得老化,老化的结果就是骨头的密度降低,随之而来就是骨强度的降低,容易导致骨折,也就是疏松性骨折。下面这张图给我们展示了正常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结构的对比。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年轻的时候,我们的骨头有正常的骨密度,带来强壮的骨支撑力,它的力度可以撑起一头大象;而疏松的骨头,强度只能撑起一只兔子的重量;如果压力增加了,就会发生断裂,也就是脆性骨折。
而这种骨质疏松性骨折又叫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普通活动的力度即可发生骨折,比如轻微扭伤、打喷嚏等。常见部位是脊柱、髋部和前臂远端。
▲脆性骨折多发部位02
骨质疏松怎么查?教你轻松看懂检查单!医院常采用测定骨密度的方法是双能量骨密度测量法(简称DXA)。
▲骨密度检查(DXA)DXA检查后,报告会给一个数值,常常以髋部、腰椎为主。
数值大于-1.0是正常骨量;
-2.5到-1.0之间是是低骨量;
-2.5以下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
负值越低,说明骨质疏松程度越严重。
但需要注意的是,骨密度检测虽是“金标准”,但不是诊断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唯一依据。一旦发生脆性骨折,不管骨密度是否降低,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03
哪些患者需要治疗?
明确骨质疏松诊断的,一定要积极治疗;对于骨量低下合并脆性骨折,建议治疗;而仅有骨量低下诊断的患者,根据情况酌情治疗。
04
骨质疏松需要什么
药物干预?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晒太阳、补充膳食营养、运动等。而药物治疗中的两种基础药物,就是维生素D和钙。所有骨质疏松患者,必须为基础的两个药物。国内外骨质疏松指南同时指出,须以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为基础措施。
仅补充钙剂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需根据患者情况加用药物。
(1)药物治疗适应证已有骨质疏松症(T≤-2.5)或已发生过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减少。
(2)抗骨吸收药物:1)双膦酸盐类可选择的药物有阿仑膦酸盐(Alendronate)、唑来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等。2)降钙素类更适合有疼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宜长期使用。鲑鱼降钙素,皮下或肌肉注射,根据病情每周2~5次;鲑鱼降钙素鼻喷剂;鳗鱼降钙素,肌肉注射。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用于女性患者,能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癌的发生率,不增加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雷诺昔芬(Raloxifene),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期间禁用。4)雌激素类只能用于女性患者。应全面评估利与弊,遵循以下原则:①适应证:有绝经期症状(潮热、出汗等)及/或骨质疏松症及/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妇女,尤其提倡绝经早期开始用,收益更大风险更小。②禁忌证: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栓性疾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及活动性肝病和结缔组织病为绝对禁忌证。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乳腺癌家族史、胆囊疾病和垂体泌乳素瘤者慎用。有子宫者应用雌激素时应配合适当剂量的孕激素制剂,以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已行子宫切除的妇女应只用雌激素,不加孕激素。激素治疗的方案、剂量、制剂选择及治疗期限等应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应用最低有效剂量。坚持定期随访和安全性监测(尤其是乳腺和子宫)。
(3)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PTH),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肌肉注射,用药期间要监测血钙水平,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
(4)锶盐雷奈酸锶,睡前服用。不推荐CCr(肌酐清除率)30ml/min者使用。
(5)其他药物:1)活性维生素D更适合老年人,肾功能不全,1α羟化酶缺乏者。包括1α羟维生素D(α骨化醇)和1,25双羟维生素D(骨化三醇)两种。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骨化三醇、α-骨化醇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可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2)维生素K2(四烯甲萘醌)餐后服用。禁用于服用华法令的患者。
来源:网络编辑:张珊审核:史晓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