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概况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被称为牛疙瘩皮肤病、牛结节性皮炎和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肤病于年首次在赞比亚报道,年8月12日,我国首次通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该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养牛业的一大疫病。
病原学特征
引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对热敏感,55℃条件下2h或65℃条件下30min便可灭活;耐冻融,在-90℃可保存10年,在受感染的组织液4℃可保存6个月。
病*粒子对酸或碱敏感,可在pH6.6-8.6的环境中长期存活;对20%乙醚、氯仿、1%福尔马林敏感;对次氯酸钠(2%-3%)、苯酚(2%)、碘化合物(1:33稀释液)和季铵化合物(0.5%)等也敏感。此外,病*粒子对阳光也敏感,在黑暗条件下可保持活力长达几个月。
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及危害
牛结节性皮肤病感染所有牛类,发病率5%-85%,死亡率为20%,其中泌乳牛发病最严重,泌乳量严重下降。
自然条件下,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潜伏期为2-4周;试验感染的为4-12d。病牛体温升高,可达41℃以上,呈持续稽留热型。一般伴随有沮丧、不愿动、食欲不振、流口水、流眼泪和流鼻涕。
此外,长期流泪可能会引起结膜炎,严重时会引起角膜混浊和失明,浅表淋巴结明显增大。在发热后48h内,结节可能不断增加,且数量很多,覆盖全身;也可能只有零星几个,头部、颈部、会阴、生殖器、乳房和四肢等部位的皮肤易发。结节直径范围5-50mm,涉及皮肤、皮下组织,有时甚至会涉及到皮下肌肉。有些小结节可能会自发消退且不留任何痕迹,而有些小结节会引发溃疡,可发生在结膜、口角、鼻孔、口腔黏膜、喉部、气管、食道和皱胃。大结节通常会纤维化且持续数月。
一些急性感染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部分皮下水肿。水肿四肢的皮肤可能会坏死脱落,出现严重溃疡,进而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乳房部位的水肿和坏死病变可能会导致乳腺炎;气管和肺的坏死病变可能导致肺炎;气管损伤愈合后结缔组织的收缩可能会导致局部气管塌陷,进而导致窒息;公牛通常不育,并通过精液长期排*;怀孕母牛可能会流产并持续数月不发情。
传播方式
1、牛结节性皮肤病病*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但比例和效率比较低,共用水源和新引进动物到牛群,可增加牛结节性皮肤病暴发风险。
2、牛结节性皮肤病病*可通过母牛子宫内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母牛皮肤损伤的乳房和乳头将牛结节性皮肤病病*传播给牛犊。
3、污染的精液也可传播牛结节性皮肤病病*。因此,在牛结节性皮肤病暴发期间,人工授精或自然配种存在传染疫病的风险。
4、牛结节性皮肤病病*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方式传播,病牛污染的环境、污染物及媒介,如用具、饲料、垫草以及病牛粪便、分泌物、毛皮等。
5、节肢动物可传播多种痘病*,如禽痘、黏液痘等。目前为止,已经证实,蚊子可能传播牛结节性皮肤病病*。
推荐治疗方案
防控方案:独道+伏*康+免疫金粉各一袋拌——斤精料
点击文字内容查产品详情
防非瘟用独道——独道颗粒
制伏病*畜禽安康——伏*康
免疫大革命,养殖不得病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免疫金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