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生,不就给孩子看个病嘛,哪那么多的问题
TUhjnbcbe - 2020/11/30 0:35:00
北京市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大夫,我娃肚子疼,你摸摸”“等下,我先问问……”

这样的谈话时常发生,一方是家长心急火燎,恨不得医生操起十八般武艺,把疾病看得通通透透,立刻施展降妖除魔大法。一方是医生稳如泰山,从吃的啥、去哪了,到吐不吐、拉不拉,大概除了手机密码医生不关心外,他什么都想知道。

碰到脾气暴的家长,劈头盖脸就是一句“有什么好问的,就是这儿疼,你不摸咋看病”,大多数通情达理的家长还是能忍着狐疑,回答医生连绵不绝的询问。

为什么医生有那么多问题,医生到底关心什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号称“医学界三大法宝之首”的问诊。

何为“问诊”?

关于问诊的WhyWhatHow

问诊是医生和疾病的第一次过招,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医生能对大多数疾病有个比较准确的画像,凶不凶险,难不难治,也能对患者有个大体的认识,身体素质如何,有没有可能发展为危重症的潜质。所以无论中医西医,无论内科外科,问诊都是第一利器。

问诊的“三大门派”

1.按部就班派

顾名思义就是按照诊断学书上的,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家族史,而每个大类都包含若干细项,如个人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疫苗接种史、传染病史、手术史等,不一一列举,总之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没有半个小时拿不下来。通常用在普通病人的第一次询问,门诊、住院均适用。只是门诊简单许多,是和主要症状相关的情况,如腹痛症状必须询问的问题:是否吃的不合适,还是去了某些疫区,同行的人有没有类似症状,伴不伴发热、呕吐、腹泻,疼痛是饥饿时明显还是进餐后明显,是持续还是间断,疼的时候是喜按还是拒触,吃了什么药等等,这里面没有一句是废话,因为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决定着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方向,就像迷宫的分叉路口,一旦走错就南辕北辙,贻误战机。

2.遍地撒网派

顾名思义就是对于某些疑难病例,必须以主要症状为突破口,全面询问可能涉及的疾病,然后梳理出诊断思路,进行下一步的检查。举个例子,持续发热2周以上,常规治疗无效,这就需要发散思维,所有能引起发热的疾病都要想到,在询问病史时都要涉及到。各个器官炎症造成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而各个器官包括脑、肺、心、肝、肾、骨等等,还有肿瘤,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别忘了还有心因性发热。发热待查简直是每个住院医师的噩梦,一个病史问下来准保气血两亏。

3.穷追不舍派

顾名思义就是认准一个死理,反复问,追着问,非要问个水落石出,这种技能不到关键时刻不用,用不好会造成误伤(误诊)。

有个1岁多的孩子,发烧伴脚踝部肿块,爸爸说是蚊子叮的,虽然是刚过完年,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而且有些孩子皮肤敏感,也确实可以造成肿块不易消退。这时既往史的询问中孩子爸爸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半年前孩子脖子附近也长了个包,超声明确不是淋巴结,后来打了几天消炎针也就好了,听到这里我们心头一凛,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身上反复出包块。查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会不会是寄生虫,但寄生虫病的诊断中接触史是最重要的。

我们首先询问了孩子的生活地有没有小溪,孩子爸爸说家是陕南的,住的不远处就有条小溪,但孩子小,绝对不可能喝河里的水,吃河里的螃蟹。反复追问就这几句话,第一天的询问以失败告终。眼看着诊断在一墙之隔,就缺少那个开门的钥匙。第二天,我不甘心,继续和孩子爸爸聊天,去年夏天,有没有带孩子去河里玩,手接触到河水,然后通过吃手的方式感染了寄生虫,“不可能”,孩子爸爸斩钉截铁地回答,当时孩子才不到一岁,从来没有下过河。好吧,又失败了。第三天,我又把孩子爸爸叫到办公室,问他有没有把河水或者河里的鱼、螃蟹这类的活物带回家,爸爸楞了半天,拍着脑门说,哎呀,我就是带回去了几只螃蟹给孩子玩,他确实用手动了螃蟹,至于有没有吃手记不得了。事情问到这一步就够了,明确的接触史加嗜酸粒细胞升高加肺里包块,肺吸虫诊断明确,吡喹酮用上第一天体温就正常了,第二天包块就消失了,一周后查血常规已经正常了。

所以,各位家长同志们,为了孩子早日康复,为了大家少走弯路,请认真、诚实地回答医生的询问。

友情提示:如果医生真的什么都不问,直接上手的,那么抱歉地通知你,这是急救的绿色通道,真的不用问了,救命是第一位的!

科普

小儿内科徐尔迪

编辑排版

宣传部傅媛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生,不就给孩子看个病嘛,哪那么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