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焦守广
医院北区张涛教授诊室门外,总是排满了等待就诊的患者,他们中有高龄不孕妇女,有严重的尿毒症青年,有晚期的癌症老人,还有不敢裸露一点皮肤的天疱疮女孩……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包括不远万里前来求医问药的国外友人。
28年的时光一闪而过,岁月在张涛的脸上留下一道道痕迹,多年不变的陈设,一波又一波的患者,所有的变与不变,无数个求诊故事,不断在这几平米的地方上演。
几服药下去,瘫倒的病人站了起来
22日上午12点,早已经过了下班的点,张涛诊室门外依旧排满了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场景每天都会发生。
济南市民王女士今天来给老伴拿药,说起老伴的病和张涛大夫,王女士便激动地打开了话匣。年,老伴被确诊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医院治疗,反复住院,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反而逐渐加重,到了年的时候,随着病情又一次的加重,老伴直接瘫倒在床,成了植物人。
“当时医生说不能治疗了,让俺回家等着,要有思想准备,下半辈子可能只能在床上躺着。”王女士告诉记者,此后她丈夫就一直在家,有一次在社区治疗的时候,被人推荐找市中医张涛大夫试试。当天晚上医院挂号,“张大夫一号脉,医院仪器检测给出的结论一样,多发性硬化。”
此后,经过张涛的中药调理,不到半年的时间,王女士的老伴就能起床行走了,这让陷入绝望的一家人看到了生活的光芒。“现在买菜、做饭,完全能自理了,恢复得很好,接近正常人。”王女士说。
这些年在张涛这里治好的疑难杂症病人还有很多。福建71岁的郭德华老人,患脑血栓留下中风后遗症,引起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孩子在来山东经商的路途中,听人介绍张教授医术高明,于是带老人找来,张涛察看病情后,用中药调理一个月,老人手足慢慢恢复了知觉,不到半年时间,就能出来散步了。
张涛的医术经患者口口相传,不乏吸引国外的患者前来就诊。一名叫威廉的美国儿童,患结缔组织病,持续高热不退,经德国朋友推荐到中国就医,经张涛一个多月的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孩子的母亲给张涛深深地鞠了一躬,用并不熟练的汉语说:“中医好”。
行成一套诊治疑难杂症思维方式
张涛出生于医药世家,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及教学28年,年门诊量超1万人次。
在张涛看来,中医药是传统医药文化中的瑰宝,在治疗疑难病中有着独到之处。作为中医的坚守者和践行者,他把“望闻问切”发挥到极致,并形成了一套鲜明行之有效的诊治疑难杂症和未病的思维方式方法。
张涛说,中医药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比如中医的脉诊、舌诊,中医医生根据患者脏器的细微变化而发现肌体的异常,这些都需要临床经验去发现。通过大量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医的本质是辨证施治,辨证施治就是发现人体的个体差异。”张涛说,中医的另一个特点是整体观,疾病的发生虽然表现在某个方面,但它是整个肌体不协调的外在体现。中医通过发现外在体现,找出发病的根本原因,然后对应病因去治疗。
“中医之所以在几千年来传承不衰,就是因为中医的疗效。比如说我们对待肿瘤,到底临床效果如何,首先考察它的症状,以及它的改变。我们经常发现肿瘤转移了、浸润了,转移和浸润是肿瘤治疗失败或生命受到威胁的典型表现,可是中医在临床上怎么去规避呢?那就是通过发现引起肿瘤的原因在哪里,然后消除病因,有效缓解症状,而且延长生命,保证生活的质量。”张涛说。
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张涛还把爱心播撒向贫困学子和孤残儿童。经他赞助的学生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每一个孩子他都视若己出,每个孩子的情况他都如数家珍。孩子们的成功给他带来了无比的慰藉,同时在他的感召下,走向社会的孩子也加入了义工的行列。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张涛在从医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百姓真正喜欢的医生”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