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坚定、思维理性、语句利落……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王玲给人印象深刻。对于从医经验、学科技术、科室发展、临床医学、医患互信,她侃侃而谈,语气干练又从容。
王玲,从事临床工作34年,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课题《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技术》,为首批成员单位负责人;担任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理事,山西区域联盟常务理事;参与省级多中心临床研究2项。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系统性血管炎等结缔组织病,尤其对各种关节炎康复治疗和疾病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很多身患风湿免疫性疑难杂症的患者治愈了疾病。
“为患者解除病痛是医生的天职”
年11月,当王玲领到第一份工资收入58元时,中医科针灸老前辈对她说:“小姑娘,刚上班就挣这么多钱。”一转眼34年过去了,小姑娘变成了老主任。作为一名中医临床医生,王玲深知,要想为患者解除病痛,必须有精湛的医术,单凭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只有在实践中向老医师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诊治能力。多年来,她凭着自己执着、勤奋、耐劳的性格,在临床工作中摸爬滚打,累过、哭过、笑过,就是没有放弃过。因为,在她心中牢牢记着一句话:“为患者解除病痛是医生的天职。”
王玲在中医临床工作的15年中,收治千余例中医内科患者,并在诊治过程中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赞誉,也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年夏天,科里收住了一名左膝关节肿痛半年的患者。患者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20年,左膝关节10年前曾做过滑膜切除手术,当时类风湿指标稳定,但左膝关节疼痛明显,且原因不明。患者曾多处辗转求医诊治,但都不见效果。为了解决患者问题,王玲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带着患者的影像资料登上去北京的大巴车,自费参加北医三院举办的“关节炎专题”研修班学习。“头天晚上八点坐大巴,次日早上五点到北京,医院听课,茶歇时间请教授课专家,分析患者病情后,专家考虑‘骨梗死’不除外。下午六点讲座结束后再搭乘晚上八点的大巴返回,连续两个晚上在大巴车上度过。”回想起那段往事,王玲一脸幸福,“辛苦肯定是辛苦,但收获知识的满足和当面向专家请教解决患者的问题,既帮助了患者也提高了自己,身体的苦累也就算不了什么。”
就这样,要强的王玲心里装着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愿望,数不清多少个休息日奔波在求知解惑的路上。
“不管在什么岗位,始终把患者放在心里”
年,王玲赴北京中医院进修学习一年,跟师风湿病专家房定亚教授,奠定其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病基础。年,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王玲通过竞聘上岗走上管理岗位,医院调整中医科撤销病房,理疗室、针灸室、激光室、整骨室和高压氧室整合为康复理疗科,她担任科主任。从临床医生到科主任,王玲继续经历人生的考验。工作中遇到太多的艰辛,但她凭着自己的执着和坚持,始终践行着竞聘上岗时的诺言,一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达标,医院管理进步奖。
年底,按照学科发展要求,医院分别设置康复医学科和风湿免疫科。王玲被任命为风湿免疫科主任,虽已年过半百,但她依然执着而坚定,把学科建设放在首位,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引进风湿免疫专业人才和专科设备,培养专病医生,医院发展形势,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年王玲任长治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年,王玲任山西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通过召开学术会议培训基层骨干医护上千人次,并积极引进新技术,率先在本地区开展小切口唇腺活检技术,引进德国卡特三氧治疗仪,开展三氧自体血回输和关节腔注射治疗,娴熟的关节腔穿刺技术赢得学员的称赞和患者的信任。为普及风湿病知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她还带领科室人员积极开展了风湿病慢病管理,建立风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