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幸福,就是看着患者一天天康复
记录人:医院呼吸科主任,医院隔离6病区
2月29日星期六多云
转眼,医院工作也半个月了,刚刚还经历了一次转岗——从隔离2病区转到了隔离6病区。2病区收治已确诊新冠肺炎的普通型患者,6病区则集中了呼吸科的各种疑难杂症,患者大多数年龄偏大,其中包括一些基础病严重的疑似患者,所以工作量更大,诊断也更加困难。
6病区原来的医疗力量相对薄弱,我调来之后,每天上午、下午都进舱,把20多位患者的情况全部过一遍。有的患者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检查,有的需要特殊治疗,有的需要调整抗生素综合施治。
对于难诊断的病例,我们几位医生一起讨论研究,尽量给患者更好的方案,推动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有一位71岁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在治疗半个月后,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发了右肺脓肿。前天我已准备给他做肺穿刺引流了,但在给他做床边B超时,发现他的脓肿液化还不明显,做穿刺的时机尚未成熟,就先给他调整了抗生素。这两天观察下来,他的病情趋于稳定和好转,体温也逐渐恢复正常了。
6病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这里有些患者不能完全排除是新冠肺炎,所以,我们医护人员的防护都参照新冠肺炎的标准来做。穿着厚实的防护装备,我连最基本的听诊器也没法用,患者查结核、查霉菌、查结缔组织病等特异性检查也做不了。这些辅助手段用不上,医生的临床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另一方面,因为病区里既没有家属,也没有护工,老年患者又无法自理,一切全靠医生和护士,我们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就特别大。目前病区里90岁以上的患者有2位,吃喝拉撒全靠医护人员帮忙。
我早上搭乘7医院,忙到晚上才回住地,人虽然比较累,但感觉很充实。这是一种被需要、被派上用场的充实。在大冶最需要呼吸科医生的时候,在隔离病房很多设备和检验用不上的情况下,我把27年的临床经验拿来帮助患者,看着他们一天天好转和康复,这就是属于医生的幸福。
明天就是3月了。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在大冶的街头,柳树已吐出了嫩芽,想必瘦西湖很快就将“拂堤杨柳醉春烟”了。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但我们目前是“君问归期未有期”、不打胜仗不收兵。
整理:记者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