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关于猫咪后颈的那些事儿
TUhjnbcbe - 2023/7/8 21:45:00
北京专治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10/8733705.html

在学校,我们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到不少知识,但另一方面,关于这个世界的有趣事实有很多,我们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学习来了解所有的知识。

1、为什么后颈肉是猫的“命门”?

对于“喵星人”的主人而言,自家小猫不听话确实是件让人很头疼的事。有人曾试过很多方法,但似乎都不能让它们安静下来。不过,很多经验丰富的养猫人都知道一个秘密:当你用一个普通夹子夹住猫咪后颈时,猫咪就会拱起背部,将尾巴收到两腿中间,像被定住一般不动了;去掉夹子,猫咪又恢复正常,活蹦乱跳起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点穴神功”?

显然,这是开玩笑的。对于这一现象,大家有不同的猜测。有人认为猫脖子后的肉是“死”的,捏上去不疼;还有人认为掐猫脖子后的肉可以阻断神经通路。不过,这些猜测都没有说明问题。科学家检测了猫咪的各项生理指标,发现猫咪被夹住后颈时的这种乖顺行为与恐惧或伤痛无关,因为瞳孔没有放大、心跳也没有加速的迹象。事实上,猫咪不但瞳孔没有放大,反而心率和呼吸都会减缓,呈现出一种很舒服的状态。

仔细观察猫妈妈和猫崽崽的互动,你会发现,猫妈妈挪动幼崽使用的就是这种方式。特别是在野外遇到危险时,猫妈妈会叼着小猫逃走,而猫妈妈叼的位置,正是小猫的后颈。科学家用了一个更为恰当的词来描述这种镇静行为——捏掐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

科学家认为,这种行为与“母猫运送幼猫”有一定关系。在自然界中,幼年动物被妈妈“点穴”叼起的现象在很多动物中都存在,比如小鼠、兔子、狗等。相似的镇静效应不仅在小鼠中存在,也在婴儿中存在。人类抱婴儿的举动跟哺乳动物叼幼崽的行为类似,而且,当母亲抱着哭泣的婴儿来回走动时,婴儿也有三个典型的生理反应——停止哭泣、顺从和心跳减速。

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行为背后的机制,科学家用小鼠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局部麻醉和药物阻断的方式,影响小鼠后颈皮肤的感知,结果小鼠再被叼起时,没有表现出充分的行为抑制效果,也就是没有表现顺从的一面,这说明触觉输入在小鼠捏掐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科学家进一步通过手术移除小鼠的一部分脑区,发现这种现象与小脑皮层有关。换言之,如果没有感觉到后颈被叼住,幼崽就不会安静下来;小脑接收不到信号,幼崽就不会顺从。事实上,这一简单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进化法则。因为幼崽行动力有限,且不听话,存在迷路以及被其他捕食者发现的危险,所以,母亲通过叼住它们的后颈进行转移,这是一种保护机制。因此,小猫要是不听话,主人可以尝试揪住猫颈后方的这块肌肉,给小猫一种“我被妈妈叼起来”的错觉,这样它就会特别乖巧。当然,一旦放开这块肌肉,小猫又会活蹦乱跳起来。

2、裸鼹鼠诠释“长得丑,活得久”?

裸鼹鼠是一种奇特的生物。这种啮齿类动物具有完全的社会性,住在地下蜿蜒崎岖的洞穴中。裸鼹鼠的新陈代谢水平低,对缺氧环境耐受,还具备触觉灵敏、视觉不强、痛觉缺失等众多特点。因为全身无毛、牙齿外突,裸鼹鼠可以说是动物王国中最丑陋的物种之一。然而,这样长相特别的裸鼹鼠,却引起了癌症研究者的注意。

尽管啮齿类动物在系统发生上是相关的,但它们的寿命有很大的差距。其中裸鼹鼠的寿命相对较长,可以超过30年,长于大多数相同体型的物种。这种寿命差距大约有10倍。而10倍的寿命差异,显然不是通过药物或饮食干预就能轻松缩小的。之所以用啮齿类动物进行研究,是因为啮齿类动物有着跟人类相似的衰老过程,特别是患某些典型的疾病时,例如癌症。

发生癌症时,细胞会呈现三个主要特征:细胞复制能力增强;细胞不再死亡;细胞不被约束在某处,而是在全身迁移,导致癌症扩散。裸鼹鼠的天然抗癌能力与哪一点相关呢?

研究发现,裸鼹鼠的抗癌能力与接触抑制相关,即正常动物细胞相互接触时会停止增殖。由于接触抑制的存在,肿瘤的生成受到控制,而癌细胞则失去了接触抑制的能力。通过接触抑制,裸鼹鼠形成了独特的抗癌机制。其中涉及的关键物质是透明质酸。它是裸鼹鼠细胞分泌的一种多糖,是细胞外基质中主要的非蛋白质组分,也是开启裸鼹鼠细胞接触抑制的关键。

裸鼹鼠的皮肤结缔组织中,含有大量高分子量形式的透明质酸,而在小鼠或人体内对应的透明质酸含量不足裸鼹鼠的五分之一。来自裸鼹鼠的透明质酸分子不仅比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要大,而且含量也更多。拥有这种透明质酸分子对于裸鼹鼠的生存十分有利,特别是它在地下挖洞的时候,这种物质可以使皮肤维持富有弹性的状态,延缓松弛。

让研究者更感兴趣的是,这种高分子量形式的透明质酸,可以抑制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而去除它后,裸鼹鼠的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则不再受到抑制。因此,研究者推测,或许抑制细胞的快速分裂正是这种高浓度的透明质酸作用的效果,这就意味着它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因为这种透明质酸可以增加细胞间的敏感性,一旦距离过近,就会阻止细胞分裂。

调控透明质酸含量,即减慢透明质酸降解或者促进透明质酸合成,也许会成为防治癌症的新方法。

3、为什么斑马没有被人驯服?

相信很多人想象过策马奔腾的画面,马跟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马车是陆地上最快的交通工具。人类驯化马的历史非常悠久。在亚欧大陆,人们很早就用马来拉车。在广袤的非洲土地上,应该同样存在人们通过驯养动物来完成运输的现象。而斑马作为非洲大陆最普遍的马科动物之一,拥有黑白相间的条纹(一种融入环境的保护色),体形壮硕,看起来是很好的畜力,为什么人类没有驯化它们呢?

人类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努力进行了一番尝试,而且把斑马变成了动物园的观赏动物。不过,再想进一步驯化就困难重重了。

一开始,人类对于驯化非洲斑马充满信心。第一步,把斑马带离非洲大地,来到温带地区,因为当时驯化的斑马主要服务于欧洲的马戏团。那时,斑马被要求进行各种舞台表演。在人为控制下,这些来自非洲的野兽好似变得非常乖顺。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那个时候,斑马的驯化更多的是一种夺人眼球的行为,斑马也只能短暂地完成运送人类、表演马戏等简单的任务,而其与生俱来的野性并没有被驯化。事实上,斑马胆子小,容易受惊吓。一旦受到惊吓,斑马就会出现狂奔、冲撞、踢踏等不受控制的行为,严重时会造成人员骨折、内脏出血,甚至死亡,其“火爆”脾气可见一斑。

桀骜不羁的性格和后蹄的力量是驯服斑马最大的障碍。要知道,斑马能在非洲草原上生存,依靠的不仅是这身黑白条纹“衣服”,强健的后蹄也起了重要作用。这对后蹄不仅在奔跑时十分有力,在与肉食动物的搏斗中亦是威力十足。在不少自然纪录片中,后蹄是斑马威慑和反击捕食者的重要武器。当对方发动袭击时,斑马就可以用后蹄发力踢踩,一旦对方被踢中头部,轻则骨折,重则直接死亡;万一被踢到下颚,就算侥幸存活,也会因为骨折无法进食而饿死。想让斑马学着拉马车,那驯化过程中斑马可比一般马凶悍多了,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它咬住,咬住了它可不会松口,更别提给它装上马鞍或者骑上去了。

事实上,人类驯化动物的战绩很差。据统计,在种野生大型食草哺乳动物中,最后只有14种经过人类的驯化变成了家畜,而且成功的例子都出现在欧洲和亚洲。总结经验后,人们发现,没驯化成功的各自存在问题,而驯化成功的动物则有相同之处,以下特点必不可少:第一,食量不太大,不太挑食;第二,生长速度快;第三,人力能够安排繁殖,求偶不复杂;第四,要乖(不懂得看一下斑马);第五,要麻木,被捕猎时不会做出强烈反应;第六,乐于接受驱使。

回过头再看一下斑马的驯化过程。事实上,相比其他动物,人类驯化斑马的时间并不长。猫、狗都花了成千上万年才与人类建立紧密的联系,这么看来,无法驯化野性十足的斑马也是情有可原的了。

我是幸福孕孕,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有爱有思想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猫咪后颈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