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子宫内膜癌发病年轻化,这几种易发人群要小 [复制链接]

1#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子宫内膜癌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的癌症,也称子宫体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女性过去都在40岁以上,现在普遍年轻化。有的患者从小来月经的时候就不好,要不就不来,来的时候量很多,属于不排卵的人。不排卵的女性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再者就是多囊卵巢的病人。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没有生育、不生育的人群也属于易患人群。

          高发人群    

超过55岁没绝经的女性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发人群,绝经时间越晚,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机会越大。一般超过多少岁才叫晚呢?张李珍主任说,最晚不要超过55岁,现代人基本上都在55岁以前绝经。张主任表示:50岁左右绝经最合适。但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如果55岁以后仍不绝经,月经又不好,就要定期去做B超检查内膜了。

此外,肥胖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绝经前肥胖主要与代谢失调和无排卵有关,因为患者没有排卵,也就缺乏了孕激素的分泌,这使得子宫内膜长期处于缺乏孕激素拮抗的单一雌激素作用下,进而发生癌变。对于绝经后肥胖妇女,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雄烯二酮)可以在脂肪组织内经过酶(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为雌激素(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绝经后妇女身体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宫内膜长期受到无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响,也可导致子宫内膜癌变。

生殖内分泌失调是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生殖内分泌失调包括闭经、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这些疾病及表现都与卵巢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集中体现在排卵的异常(稀发排卵、无排卵),在无排卵的情况下,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拮抗,长期单一雌激素作用下,可以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生殖内分泌失调中的部分患者(如PCOS等)也与近年的生活方式转变有关。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滥用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增加。外源性雌激素: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绝经妇女在医院进行咨询,应用性激素补充治疗,但也有妇女自行应用雌激素药物,这些妇女在没有医生的指导和定期检查下单纯应用雌激素,会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极大增加。在联合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进行的激素补充治疗中,如果孕激素的保护作用足够,即使长期应用对子宫内膜也是相对安全的。

      具体症状    

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如何治疗

1、激素和化学治疗

如前所述,孕激素能使异常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或萎缩性子宫内膜,从而可导致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或腺瘤的萎缩、逆转。约1/3的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对孕激素制剂有效,尤其对肺转移者效果最好,约35%患者有显著反应。但对盆腔内复发或持续存在的病灶效果不佳。

2、手术治疗

目前已形成较为一致意见,即大多数早期子宫癌患者能通过手术治愈。

      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2、不要过多吃咸而辣的食物,常吃碱性食物防止酸性废物产生;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

3、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戳原文,更有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