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疗荨麻疹 http://m.39.net/pf/a_8833356.html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洲患病率比欧洲人群高出2~3倍,发病率在40~/人。
临床症状为皮肤出现蝶形红斑特异性皮损或非特性皮损紫癜、关节痛等,严重情况下会累及内脏器官如心肾,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也会受损。
SLE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目前认为其免疫病理改变主要是T细胞功能异常、B细胞产生过多的自身抗体以及免疫复合物的异常沉积。
目前SLE的常规治疗方法是以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联合使用其它免疫抑制剂来抑制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多数SLE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重症及顽固耐药的SLE患者预后仍然很差。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MSCs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干细胞在SLE发病免疫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1、在体内,MSC除了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和延长中性粒细胞寿命外,还有助于清除细菌的能力。
2、MSC通过抑制T细胞群的能量代谢或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来促进T细胞耐受性群体的增殖,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
3、MSC对T细胞抑制呈剂量依赖性作用。MSC还可通过阻滞G0/G1期细胞而不是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
4、MSC和B细胞的作用机制类似于T细胞,还通过信息接触作用和分泌可溶性因子起作用。据报道,MSC通过PD-1/PD-L1与B细胞的直接接触来抑制其功能。
干细胞治疗SLE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于MSC治疗SLE患者的作用效果进行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刘玲等通过研究发现,脂肪MSC移植可通过提高树突状细胞的活性而上调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并抑制辅助性T细胞向Th2亚型的转化,抑制Th1向Th2分化转变,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的免疫功能和改善免疫功能紊乱。
推荐阅读: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完成例,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临床案例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研究人员对18例难治性SLE患者,均采用脐带MSCs移植治疗,评价移植前后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8例SLE患者MSCs移植后1、3、6月时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移植前、后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血沉、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观察有无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移植前后疾病活动度变化:脐带MSCs移植治疗1个月后SLE患者SLEDAI为(10.8±5.2)分,3个月时为(6.7±4.6)分,6个月时为(4.7±3.8)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3.2±5.0)分(P0.01)。
移植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变化:SLE患者MSCs移植治疗3个月后24h尿蛋白定量为(±)mg,治疗后6个月为(±)mg/24h,显著低于治疗前的(±)mg/24h(P0.01)。
移植前后血沉、CRP变化:MSCs移植后1、3、6个月,患者血沉较移植前均明显下降(P0.01),MSCs移植后3、6个月患者CRP较移植前降低(P0.05)。
移植前后血清肌酐变化:2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1例患者在移植3个月后血清肌酐由原来的μmol/L下降至.4μmol/L,6个月时血清肌酐降至.7μmol/L,另1例患者经治疗后血清肌酐降低不明显。
移植前后血液系统指标变化:5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移植治疗6个月时血小板由移植前的(34.4±14.1)×10^9/L上升至(55.8±12.8)×10^9/L(P0.01)。
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在MSCs移植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果发现,18例难治性SLE患者经脐带MSCs移植治疗后SLEDAI明显下降,同时伴有ANA、dsDNA、血沉、CRP降低和补体C3升高,提示脐带MSCs移植治疗可以降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
5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MSCs移植治疗后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提示MSCs对SLE血液系统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随访6个月SLE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复发,提示MSCs移植治疗难治性SLE患者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MSC具有免疫原性低下和有免疫调节的功能,为治疗SLE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目前的临床数据表明干细胞移植能够有效改善红斑狼疮病人的症状,缓解病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想知道更多,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