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4779897.html便秘诊治暂行标准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
一、便秘的概念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d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
二、便秘的病因
1.一般病因 (1)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食物纤维含量太少;(2)不良排便习惯,如:不按时排便、长期抑制便意;(3)滥用泻剂;(4)环境或排便体位改变;(5)妊娠;(6)老年、营养障碍。
2.结肠、直肠、盆底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障碍(1)结肠机械性梗阻:良、恶性肿瘤;慢性扭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吻合口狭窄;慢性套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2)直肠、肛管出口处梗阻:肛裂,肛管、直肠狭窄,内括约肌失弛缓,直肠前膨出,直肠内脱垂,盆底痉挛综合征,耻骨直肠肌肥厚,骶直分离,盆底疝等;(3)结、直肠神经病变及肌肉异常: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特发性巨结肠,巨直肠,慢通过型即传输性结肠运动缓慢,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等。
3.结、直肠外神经异常 (1)中枢性:各种脑部疾患、肿物压迫、脊髓病变、多发性硬化等;(2)神经支配异常。
4.精神或心理障碍 (1)精神病;(2)抑郁症;(3)神经性厌食。
5.医源性 (1)药物,如可待因、吗啡、抗抑郁剂、抗胆碱能制剂、铁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等;(2)制动。
6.内分泌异常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低血钾症、糖尿病、垂体功能低下、嗜铬细胞瘤、铅中*等。
7.结缔组织性疾病 如硬皮病。
三、便秘的特殊检查方法
在详细询问病史及进行各种常规检查如肛门直肠指诊、钡灌肠及结肠镜检等,除外器质性病变后选用。
1.结肠传输功能试验:受试者自检查前3d起禁服泻剂及其他影响肠功能的药物。检查当日服含有20粒不透X线的标志物胶囊1粒,于48、72h摄腹部平片,计算标志物的排出率及其分布,正常为在72h内应排出80%。
2.排粪造影:造影前应清肠。造影前2~3h口服钡剂充盈小肠。用稠钡剂加适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或钡糊剂ml灌肠,以充盈至降结肠为准,并涂抹肛管标记肛门。拍摄侧坐于特制排粪桶上的静息、提肛、初排(力排充盈)、力排粘膜和正位力排粘膜相。摄片应包括骶尾骨、耻骨联合和肛门。测量:正常者,肛直角采用后肛直角,力排较静息时增大,应90度,提肛时最小。肛上距、乙耻距、小耻距以耻尾线为基线测量,耻尾线以上为负值,以下为正值。肛上距力排静息,但肛上距必须30mm(经产妇35mm),乙耻距、小耻距均为负值。骶直间距测量骶2~4骶尾关节、骶尾间及尾骨尖与直肠后端5个位置的距离,骶直间距应10mm或20mm且均匀。直肠前膨出为壶腹部远端呈囊袋状突向前方,深度应5mm。钡剂排出顺畅。排粪造影有助于诊断直肠、肛管解剖及功能障碍异常。必要时排粪造影可与盆底腹膜造影术同步进行,有助于盆底疝及直肠内套叠的诊断。
3.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受试者左侧卧位,测压前尽量排空大便,不做肛门直肠指诊。可应用灌注式、气囊式或固态微传感器式,能测定肛管括约肌静息压、主动收缩压、排便压、直肠气囊注气后引出的肛门直肠抑制反射,以及对直肠气囊注气或水后的感觉阈值、紧迫感和最大耐受量。可以帮助判断有无直肠、盆底功能异常或直肠感觉阈值异常。
4.球囊逼出试验:将球囊置于受试者直肠壶腹部,注入37℃温水50ml,嘱受试者取习惯排便姿势尽快将球囊排出,正常在5min内排出。有助于判断直肠及盆底肌的功能有无异常。
5.盆底肌电图检查:受试者取左侧卧位,可用针电极、柱状膜电极或丝状电极分别描记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的肌电活动。可以判断有无肌源性和神经源性病变。
6.其他:如小肠运输试验、结肠运输闪烁显像术等。
四、便秘的治疗原则
1.首先采用严格的非手术治疗:(1)改善生活方式,使其符合胃肠道通过和排便运动生理。增加膳食纤维摄取及饮水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增加运动;(2)调整心理状态,有助于建立正常排便反射;(3)治疗原发病和伴随病,有利于治疗便秘;(4)尽可能避免药物因素,减少诸类药物可能引起的便秘;(5)针对导致便秘的病理生理选用药物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应选用肠动力药,合理选用容积性泻剂、润滑性泻剂和刺激性泻剂。应避免滥用泻剂;(6)生物反馈治疗,纠正不当、无效的排便动作;(7)中医药治疗。
2.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非手术治疗后收效不大,各种特殊检查显示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和确凿的功能性异常部位,可考虑手术治疗。应慎重掌握手术适应证,针对病变选择相应的术式,有多种病变同时存在时应手术解决引起便秘的主要病变,但也同时解决次要的或续发的病变。
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患者常有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在不用通便药时,完全排空粪便的次数显著减少等。
流行病学:各国关于便秘的调查资料,方法不一。美国人群中便秘患病率的范围在2%到28%之间,我国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便秘比率高达15%-20%。而对北京地区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随机、分层、分级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且精神因素是高危因子之一。
便秘的危害性: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已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生活质量;且在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在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症时便秘可导致生命意外;部分便秘和肛肠疾病,如痔、肛裂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早期预防和合理治疗便秘,将会大大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社会负担。
建立便秘诊治流程的必要性:考虑到临床上受便秘困扰的患者如此之多,明确诊断常需要较高费用,因此寻找有效的诊治便秘的途径就显得极为重要。制定适合于我国的便秘诊治流程,使其符合中国现状的、简单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便秘诊治流程,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这必将使整个社会受益。
以下将简述便秘的病因、检查方法及诊治,复习罗马II有关便秘的诊断标准和国际便秘诊治流程,并提出经广泛酝酿、研讨的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流程及其原则(草案)。希望在会上再次得到深入的讨论和共识。
一、便秘的病因、检查方法评价和诊治
健康人排便习惯多为一日1-2次或1-2日1次排便,粪便多为成形或为软便(如Bristol类型中的4型和5型),少数健康人的排便次数可达3次/日,或3日1次。粪便呈半成形或呈腊肠样硬便(如Bristol类型中的6型和3型)。正常排便需要肠内容物以正常速度通过各段,及时抵达直肠,并能刺激直肠肛门,引起排便反射,排便时盆底肌群协调活动,完成排便。以上任一个环节的故障,均可能引起便秘。因而对便秘患者应了解引起排便故障的环节、机制及有关的病因和诱因,方可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慢性便秘的病因
慢性便秘有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因。器质性病因可以由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硬皮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许多药物可以引起便秘,如下:
1.肠管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
2.直肠、肛门病变:直肠内脱垂、痔病、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
3.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肠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
4.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
5.肠管平滑肌或神经元性病变
6.结肠神经肌肉病变: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巨直肠等。
7.精神及心理障碍
8.药物性因素:铝抗酸剂、铁剂、阿片类、抗抑郁剂、抗帕金森氏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
(二)、慢性便秘的检查方法及评估
慢性便秘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体格检查、有关化验、影像学检查和特殊检查方法。
病史:详细了解病史,包括有关便秘的症状及病程、胃肠道症状、伴随症状和疾病,以及用药情况常能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注意(1)、有无报警症状(如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2)、便秘症状特点(便次、便意、是否困难或不畅以及粪便性状),(3)、伴随的胃肠道症状,(4)、和病因有关的病史,如肠道解剖结构异常或系统疾病,及药物因素引起的便秘,(5)、精神及心理状态及社会因素。
一般检查方法:(1)、肛门直肠指检常能帮助了解粪便嵌塞、肛门狭窄、痔病或直肠脱垂、直肠肿块等症,也可了解肛门括约肌的功能状况。(2)、血常规、便常规、粪便隐血试验是排除结、直肠、肛门器质性病变的重要而又简易的常规。必要时进行有关生化和代谢方面的检查。(3)、对可疑肛门、直肠病变者,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结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能直视观察肠道或显示影像学资料。
特殊检查方法:对慢性便秘患者,可以酌情选择以下有关检查。
1.胃肠通过试验(gastrointestinaltransittest,GITT):常用不透X线标志物,早餐时随试验餐吞服含有20个标志物,相隔一定时间后(例如在服标志物后24h、48h、72h)拍摄腹片一张,计算排出率。正常情况下服标志物后48-72h时,大部分标志物已排出。根据腹片上标志物的分布,有助于评估便秘是慢传输型或是出口梗阻型,为一简易、可行的方法。
2.肛门直肠测压(anorectalmanometryARM):常用灌注式测压(同食管测压法),分别检测肛门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的收缩压和力排时的松弛压、直肠内注气后有无肛门直肠抑制反射出现,还可以测定直肠的感知功能和直肠壁的顺应性等。有助于评估肛门括约肌和直肠有无动力和感觉功能障碍。
3.结肠压力监测:将传感器放置到结肠内,在相对生理的情况下连续24-48h监测结肠压力变化。对确定有无结肠无力,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4.气球排出试验(balloonexpulsiontestBET):在直肠内放置气囊,充气或充水,并令受试者将其排出。可作为有无排出障碍的筛选试验,对阳性的患者,需要作进一步检查。
5.排粪造影(bariumdefecographyBD):将模拟的粪便灌入直肠内,在放射线下动态观察排便过程中肛门和直肠的功能变化,可了解患者有无伴随的解剖异常,如直肠前膨出、肠套叠等。
6.其它:如盆底肌电图,能帮助明确病变是否为肌源性。阴部神经潜伏期测定能显示有无神经传导异常。肛门超声内镜检查可以了解肛门括约肌有无缺损等。
(三)、慢性便秘的诊断
对慢性便秘患者的诊断应包括:便秘的病因(和诱因)、程度、及便秘类型。如能了解和便秘有关的累及范围(结肠、肛门直肠、或伴上胃肠道)、受累组织(肌病或神经病变)、有无局部结构异常及其和便秘的因果关系。则对制定治疗和预测疗效均非常有用。以下分述慢性便秘的严重程度及便秘类型。
慢性便秘的严重程度:可将便秘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用药。重度指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中度则鉴于两者之间。所谓的难治性便秘常常是重度便秘,可见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结肠无力以及重度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等。
慢性便秘的类型:分为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IBS的便秘型是一类和腹痛或腹胀有关的便秘,同时,也可能有以下各类型的特点。
1、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有以下表现:(1)、常有排便次数减少,少便意,粪质坚硬,因而排便困难。(2)、肛直肠指检时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的粪便,而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力排功能正常。(3)、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4)、缺乏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证据,如气球排出试验正常,肛门直肠测压显示正常。
2、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obstructiveconstipation,OOC)可有以下表现:(1)、排便费力、不尽感或下坠感,、排便量少,有便意或缺乏便意。(2)、肛直肠指检时直肠内存有不少泥样粪便,力排时肛门外括约肌呈矛盾性收缩。(3)、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显示正常,多数标志物可潴留在直肠内。(4)、肛门直肠测压时显示力排时肛门外括约肌呈矛盾性收缩等或直肠壁的感觉阈值异常。
3、混合型便秘:具备以上1和2的特点。
以上三类适合于功能性便秘的类型,也适合于其他病因引起的慢性便秘。例如,糖尿病、硬皮病合并的便秘以及药物引起的便秘多是慢传输型便秘。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的特点是排便次数少,排便常常艰难,排便、排气后腹痛或腹胀缓减,可能有出口功能障碍合并慢通过型便秘,如能结合有关功能检查,则能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类型。
(四)、慢性便秘的治疗
其治疗原则是根据便秘轻重、病因和类型,进行综合治疗,恢复正常的排便习惯和排便生理。
1、一般治疗:加强排便的生理教育,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增加饮水量)及坚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同时应增加活动。
2、药物治疗:选用适当的通便药物。选择药物应以少有*、副作用及药物依赖为原则,常选用的如膨松剂(如麦麸、欧车前等)和渗透性通便剂(如福松、杜秘克)。应用福松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随机对照观察显示,对增加排便次数和改善粪便性状疗效均称好。对慢传输型便秘,还可加用促动力剂,如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等。需要注意的是,对慢性便秘患者,应避免长期应用或滥用刺激性泻剂。多种中成药具有通便作用,但需注意长期服用中成药治疗慢性便秘时,应注意其内的成分及其副作用。对粪便嵌塞的患者,清洁灌肠一次或结合短期使用刺激性泻剂以解除嵌塞。解除后,再选用膨松剂或渗透性药物,保持排便通畅。开塞露和甘油栓有软化粪便和刺激排便的作用。复方角菜脂酸能对治疗痔源性便秘有效。
3.心理疗法与生物反馈:中、重度的便秘患者常有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因素或障碍的表现,应予以认知治疗,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生物反馈疗法适用于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
4.外科治疗:如经严格的非手术治疗后仍收效不大,且各种特殊检查显示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和确凿的功能性异常部位,可考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包括继发性巨结肠、部分结肠冗长、结肠无力、重度的直肠前膨出症、直肠内套叠、直肠粘膜内脱垂等。但应注意有无严重的心理障碍,有无结肠以外的消化道异常,术前需要进行预测疗效。
二、国际上慢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及诊治流程
年9月国际RomeII协作委员会在RomeI的基础上,制订了RomeII功能性胃肠疾病的一系列诊断标准(Gut,45:SupplII)。尽管目前各国消化学界对便秘的认识不尽一致,但仍以RomeII诊断标准为基础,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国的诊治流程。以下介绍有关RomeII的慢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盆底排便障碍及IBS便秘型的诊断标准,并介绍近来美国在RomeII标准的基础上制订的《美国便秘治疗指南》的要点。
(一)、罗马II有关便秘的诊断标准:
慢性便秘(chronicconstipation):罗马II对慢性便秘的诊断标准是:具备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1)>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2)>1/4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快或硬结,(3)>1/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4)>1/4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5)>1/4的时间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6)>1/4的时间有每周排便<3次。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IBS的诊断标准。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根据罗马II诊断标准,功能性便秘除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外,同时需除外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所致的便秘。
盆底排便障碍(pelvicfloordyssynergia):罗马II关于盆底排便障碍的诊断标准是指除了符合以上功能性便秘的罗马II诊断标准外,还需符合以下几点,即:(1)、必须要有肛门直肠测压、肌电图或X线检查的证据,表明在反复作排便动作时,盆底肌群不合适的收缩或不能放松,(2)、力排时直肠能出现足够的推进性收缩,(3)、并有粪便排出不畅的证据。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rsyndrome,constipation-predominant,便秘型IBS):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部不适或疼痛并有排便习惯改变和排便异常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X线钡剂灌肠检查或结肠镜检查无病变,也无系统疾病的证据。便秘型IBS是指首先符合IBS标准的基本点,即在过去12个月内至少存在12周(不一定连续)有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伴以下3条中2条者:(1)、便后上述症状消失,(2)、上述症状出现时伴有大便次数的改变,或(3)、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并有以下表现的支持,即有(1)、便次少于3次/周、(2)大便性状呈块状或硬结、(3)、排便时费力、排便不尽感3项中的至少1项,同时不具备(1)、便次大于3/日,(2)、稀便,(3)、排便紧迫感中的任何一项;或者必须符合这3项中至少2项,同时可具备(1)、便次大于3/日,(2)、稀便(3)、排便紧迫感中的一项。
(二)、美国关于慢性便秘的诊治流程的要点:
美国提出的慢性便秘流程的要点是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并首先提出试验性治疗,对难治性便秘患者,再进行钡剂排粪造影及有关动力功能检查,根据便秘类型,进行相应治疗。并将流程分为诊断步骤和根据不同的便秘类型提出相应的治疗步骤。根据初步评定结果,将便秘的诊断分为6种情况,即(1)、IBS便秘型,(2)、慢传输型便秘,(3)、直肠出口梗阻型,(4)、以上(2)和(3)并存,(5)、机能性便秘(功能性梗阻或药物副作用),(6)、继发于系统疾病的便秘。
三、我国便秘流程及其原则
便秘有程度、类型以及病因和诱因之分,因而,对便秘患者需要作分级分层的诊治分流,这样的诊治流程有利于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诊治,并产生合理的费效比。
(一)、诊治流程
临床上,为了做到对便秘患者进行有效的分层(报警与否)、分级(程度)分流诊治,需要评估引起便秘的病因和诱因、便秘的类型以及程度。对多数患者来说,通过详细的病史和查体,可了解其病因、便秘的类型,进行经验治疗;对有报警征象、或怀疑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时,应进一步检查,除外或证实有无器质性疾病,尤其是结肠肿瘤;对确定是器质性疾病的便秘患者,除了病因治疗外,同时也需要根据便秘的特点,判断便秘类型,进行相应的治疗;对经验治疗或经检查未证实是器质性便秘的病例,进一步的检查可以确定便秘的类型,再进行相应的治疗;对少数难治性便秘患者,一开始就进行有关的便秘类型检查,甚至更详细的检查,以便确定治疗手段。
(二)、诊治原则
我国便秘诊治的原则包括:
1、详细了解病史和查体,是选择便秘流程的重要基础。对多数便秘患者,尽量用非侵入性方法,判断便秘类型,根据经验治疗疗效,验证临床推断。
2、便秘类型是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无论是经验治疗、或进一步检查后的治疗,均强调针对不同的便秘类型,予以相应的治疗对策。
3、提出对有报警征象的便秘患者,强调病因调查,而对难治性便秘又缺乏报警征象者,强调确定便秘类型的重要性。
4、接受各种检查手段的比例:对多数便秘来说,以经验治疗为主,对难治性便秘则应进一步检查,少数患者尤其是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需要更深入检查。
5、流程中几条路线可以相互穿行。如对经验治疗疗效不佳者,进一步检查以了解病因和类型,而一开始经检查后未发现器质性性病变时,可回到了解便秘特征作出便秘类型,或进一步进行有关便秘类型的检查后进行治疗等。
(三)、经验治疗的依据
慢性便秘常见的表现有以下几类:
1、便意少,便次也少:此类便秘可见于慢通过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秘。前者是由于通过缓慢,使便次和便意均少,但间隔一定时间仍能出现便意,粪便常干硬,用力排便有助於排出粪便。而后者常常是感觉阈值增高,不易引起便意,因而,便次少,而粪便不一定干硬。对这些患者可试用膨松剂或渗透剂,增加粪便含水量,增加软度和体积,刺激结肠蠕动,也能增加对直肠粘膜的刺激。同时应定时排便。
2、排便艰难,费力:突出表现为粪便排出异常艰难,也见于两种情况,以出口梗阻性便秘更为多见。患者力排时,肛门外括约肌呈现矛盾性收缩,以致排便困难。这种类型的便次不一定少,但费时费力。如伴有腹肌收缩无力,则更加重排便难度。第二种情况是由于通过缓慢,粪便内水分过多被吸收,粪便干结,尤其是长时间不排便,使干硬的粪便排出异常困难,可发生粪便嵌塞。这类便秘也可试用膨松剂或渗透剂,使粪便变软,便于排出,有时需结合灌肠治疗。如粪便软化后依然难以排出时,则提示为出口梗阻性便秘。这一类患者需要指导排便方式,必要时进行生物反馈治疗。
3、排便不畅:常有肛门直肠内阻塞感,排便不畅。虽频有便意,便次不少,即便费力也无济于事,难有畅通的排便。可伴有肛门直肠刺激症状,如下坠、不适等。此类患者常有感觉阈值降低,直肠感觉高敏,或伴有直肠内解剖,如直肠内套叠以及内痔等。个别病例的直肠感觉阈值升高,也出现类似症状,可能与合并肛门直肠局部解剖改变有关。这部分患者的治疗需要提高感觉阈值,减少排便次数,治疗肛门直肠局部病变,如痔源性便秘的局部处理。
4、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常见于IBS便秘型,常排便后症状缓解。
以上便秘类型不仅见于功能性便秘,也见于IBS便秘型(也可能有以上各类型的表现)。同时对于器质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引起的慢性便秘,以及药物引起的便秘,均可以有以上类型的表现。应注意分析。此外,还常有以上各种情况的组合。
(三)、有关病因学检查
影像学或内镜检查,必要时结合病理学检查确定有无肠道器质性疾病,如怀疑糖尿病、内分泌病、结缔组织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时,应作相应的生化和免疫检查。
(四)、确定便秘类型的常用方法:用于判断便秘类型的常用检查方法有胃肠通过试验和肛门直肠测压,提出肛门直肠指检可帮助诊断。
1、胃肠通过试验:建议在至少停用有关药物48h后服用不透X线标志物20个后,拍摄腹片一张(正常时多数标志物已经抵达直肠或已经排出),选择48h摄片的目的是有可能观察到此时的标志物分布,如多数已经集中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区域之内或尚未达到此区域,那末则分别提示通过正常或延缓,如在72h再拍摄一张,若多数标志物仍未抵达乙状结肠和直肠或仍在乙状结肠、直肠,则分别支持慢通过便秘或出口梗阻性便秘。胃肠通过试验是一种简易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如果延长到5-6日拍片一张,其准确性可能增高,但可行性较差,因为多数患者难以坚持而自行用泻药。试验的敏感性降低,尤其是难以判断便秘类型,除非是作系列摄片。
2、肛门直肠测压:能提供有无引起便秘的肛门直肠局部机制,例如在力排时肛门外括约肌出现矛盾性收缩,提示有出口梗阻性便秘;向直肠气囊内注气后,如肛门直肠抑制反射缺如,则提示有Hirschsprung"sdisease;以及直肠壁粘膜对气囊内注气后引起的便意感、最大耐受限度的容量等,能提供直肠壁的排便阈值是否正常。
3、肛门直肠指检:这里强调,肛门直肠指诊不仅是检查有无直肠癌的重要的方法,也是判断有无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常用、简易手法。尤其是增强的括约肌张力,力排时括约肌不能有所松弛,反而更加收缩紧张,提示长期极度费力排便,导致括约肌肥厚,同时在力排时处于矛盾性收缩。
(五)、有关难治性便秘特殊性检查:例如,重度慢通过便秘对各种治疗无效者,常提示是结肠无力,如24h结肠压力监测缺乏特异的推进性收缩波(Specializedpropagatingpressurewave,SPPW),提示需要手术治疗。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化。肛门测压结合超声内镜检查,同时显示肛门括约肌有力学上的缺失和解剖上的薄弱。*为肛肠外科手术提供重要线索。少数便秘需要分辨病变是肌原性或是神经原性,需要检查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对伴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应作有关的调查。
医院肛科是黑龙江省较早开展便秘规范诊治,垦区率先开展便秘规范诊疗的科室,科室中西医结合互补,注重整体观念,结合内服、外用、手术、康复等多种方法,以微创、无痛、精准的外科理念,先进的技术设备,为广大习惯性便秘患者解除病痛。
便秘
-
肛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